时间:2025-08-15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二)中期:供需错配持续,成本端主导价格重心上移 进入 9 月,国内大豆市场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巴西大豆发运速度放缓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国内大豆到港量将出现季节性下降。据卓创资讯预测,9 月大豆到港量预计降至 800 万吨左右,较 7 月大幅减少。这一变化将直接影响油厂的开工率,由于原料供应减少,油厂开机率可能回落至 55% 左右,意味着豆粕的周度产出将减少约 10 万吨,市场供应将进一步收紧。 而需求端却在逐渐升温。中秋佳节临近,饲料企业为满足节日期间的市场需求,纷纷开始备货,对豆粕的采购量大幅增加。这种供需错配的局面将推动现货价格在 9 月初向 3100 元 / 吨关口发起挑战。 从长期来看,如果中美关税谈判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四季度美豆进口缺口将持续存在。这将导致国内大豆结转库存同比减少 15% 左右 ,市场供应更加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豆粕价格中枢有望上移至 3150 - 3200 元 / 吨区间,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价格平台 。 (三)风险提示:关注两大关键变量 南美天气炒作:目前,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干旱预警不断升级,该州作为巴西最大的大豆产区,其大豆产量占巴西总产量的 26% 。如果干旱天气持续影响二季豆播种,将直接导致大豆产量下降,进而引发全球大豆供应再评估。一旦市场对大豆供应的预期发生改变,豆粕价格必然会受到剧烈影响,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 生猪去产能进度:生猪养殖是豆粕的主要下游需求,如果能繁母猪存栏加速调减,当周度淘汰率超过 3% 时,意味着生猪养殖规模将缩小,饲料需求也会随之承压 。这将打破市场当前对豆粕需求的预期,导致豆粕价格出现 “预期差”,引发价格波动。所以,生猪去产能进度是豆粕市场不得不关注的重要变量。 结语:从 “利空出尽” 到 “利多接力”,豆粕行情迎来价值重估回顾 2025 年 8 月中旬的豆粕市场,一场由 “预期差” 主导的估值修复行情正在上演。美农报告打破了市场对美豆丰产的固有预期;菜粕反倾销调查结果的落地,意外收紧了替代供应渠道;而库存拐点的确认,更是宣告了基本面利空因素的阶段性出尽。这三大利多因素相互交织、形成共振,合力将豆粕价格从长达三个月的低迷状态中拉出,开启了新一轮的上行周期。 对于产业端参与者而言,当下是在成本支撑下进行挺价的有利时机。过去,库存高企、供应过剩给市场带来较大压力,如今,随着库存下降和价格回升,企业迎来了调整机遇。可以借助这波行情,优化库存结构,提高利润空间,为后续市场竞争积累力量。 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享受行情上涨带来的收益时,也需保持理性,警惕情绪驱动下的短期波动。市场情绪变化较快,在豆粕价格快速上涨过程中,容易吸引大量投机资金涌入,这些资金进出频繁,容易引发价格大幅波动。投资者应避免被短期市场热度影响,聚焦于四季度原料缺口带来的趋势性机会,从更长远的角度把握市场动态。 展望未来,在 “供应紧平衡 + 需求稳增长” 的新逻辑下,豆粕市场正从 “现实压力市” 逐步转向 “预期驱动市”。随着全球农产品供应链重构的不断深化,这个曾经被视为 “周期性品种” 的饲料原料,正在经历深刻的价值重估。8 月的这波行情,或许只是这场价值发现过程的开端,未来豆粕市场还将有更多变化,值得持续关注。 |
上一篇:秋凉后猪价能否迎来转机?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