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市场 > 预测分析 > 文章

国庆节后豆粕市场态势分析

时间:2025-10-10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一、引言:国庆休市后豆粕市场呈现区域分化格局

国庆 7 天休市结束,国内豆粕市场从全面休市状态逐步进入分区复苏阶段。东北地区油厂开机率降至 30%,价格较节前稍有下跌;华南地区贸易商报价却逆势上调,川渝地区价格涨幅达到 30 元 / 吨。同期,CBOT 大豆期货受中美谈判预期影响小幅收涨,引发市场对于美国大豆出口前景的遐想。表面看似平稳的节后市场复苏,实际上隐藏着供需双方的激烈博弈以及区域间的竞争。

二、国际市场:美豆借谈判预期反弹,出口形势引发多空博弈

(一)CBOT 大豆:技术性反弹与政策预期共同作用

截至 10 月 7 日,CBOT 大豆主力合约上涨 0.32%,收于 1021 美分 / 蒲式耳,尽管较节前涨幅有限,但美国领导人通过社交媒体释放出 “中美即将就大豆议题进行会面讨论” 的信号,使得市场对美国大豆出口前景重新燃起期待。根据美国豆农协会数据,2024 年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 40%,此次谈判被视为 “打开中国市场的关键契机”。

然而,国际机构发布的报告为市场降温:USDA 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大豆旧作库存达到 3.42 亿蒲式耳,创下近四年同期最高水平,加之巴西大豆播种进度超出预期,全球大豆供应过剩压力依然存在,CBOT 大豆价格反弹缺乏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二)中美贸易:从低谷迈向缓和的微妙转变

中国作为美国大豆的传统最大进口国,自 2024 年 5 月起进口量降为零,迫使美国启动 “百亿补贴” 计划以安抚豆农。此次谈判预期虽未明确大豆采购量,但市场将其解读为 “中美农产品贸易解冻的积极信号”,部分贸易商提前布局美国大豆远期合约,促使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情绪短期内升温。

但业内人士提醒,即便恢复采购,中国已形成 “巴西(占比 70%)+ 阿根廷(占比 20%)+ 美国(占比 10%)” 的多元化进口格局,美国大豆难以重回主导地位。

三、国内市场:区域分化加剧,南北价差扩大至 200 元 / 吨

(一)北方市场:开机率较低,价格稳中趋弱

东北产区:大连日清、营口嘉里等大型工厂维持开机生产,中小型工厂停机率达 70%,导致鲅鱼圈港口报价为 3000 元 / 吨,较节前下跌 10-30 元 / 吨;吉林市场因物流限制,报价 3100 元 / 吨,成为北方地区的价格高点。饲料厂普遍持观望态度,称 “节前备货可满足 20 天使用,节后根据盘面情况再进行补货”。

华北产区:天津中粮、三河汇福等主要油厂未停机,贸易商报价 2990-3040 元 / 吨,较节前下跌 10-20 元 / 吨。但终端采购量较少,某饲料企业透露:“生猪养殖亏损进一步扩大,豆粕库存从 15 天压缩至 7 天,仅敢进行刚需采购。”

(二)南方市场:供应相对紧张,价格逆势上调

华东华南:上海贸易商报价 2930-2950 元 / 吨,较节前上涨 20-30 元 / 吨;东莞市场报价 2910-2930 元 / 吨,上涨 10-30 元 / 吨。主要原因是节前油厂因胀库停机,假期期间库存消耗后,贸易商利用 “供应短期缺口” 小幅提价,饲料厂虽对高价有所抵触,但因库存不足只能被迫接受。

川渝地区:成都报价 3130-3150 元 / 吨,重庆报价 3050-3090 元 / 吨,较节前上涨 30 元 / 吨,涨幅居全国之首。当地油厂开机率不足 20%,且饲料厂从 5 号起集中复工,短期供需失衡推动价格上涨,某贸易商表示:“开机率恢复到 50% 至少需要 10 天,在此期间价格难以回落。”

上一篇:双节后蛋价跌跌不休,春节前行情还能“硬”起来吗?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