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酒糟资源丰富,是肉牛养殖的重要饲料来源。但因其含水量高、易霉变,贮存时间短,利用效率较低。通过湿粉碎发酵技术进行科学处理,可有效抑制霉变、保存营养,显著提升适口性、消化率,有助提升养殖效益。本技术可在白酒糟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推广。 一、技术目标 通过湿粉碎发酵工艺,增强湿白酒糟的贮存稳定性,提高利用率,改善肉牛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 二、技术要点 (一)白酒糟湿粉碎发酵加工 1. 辅料及菌剂准备。按照 1 吨鲜白酒糟添加玉米 10 kg、豆粕 3 kg、麸皮 37 kg、糖蜜 6 kg、饲料级石粉 3 kg、食盐 3kg、尿素 12 kg 的比例准备辅料;按 1 吨鲜白酒糟加入木聚糖酶(20 万 U/g)20 g、纤维酶(2 万 U/g)100 g、枯草芽孢杆菌(1000 亿/g)3000 g、粪肠球菌(200 亿/g)200 g、酿酒酵母(200 亿/g)50 g 的比例准备菌剂。 2. 粉碎与混合。将尿素与麸皮混合粉碎至粒度低于 2mm,并将所有辅料与菌剂充分混匀,有条件可使用配合饲料混合机提高均匀度。之后对鲜白酒糟进行湿粉碎处理,粒度同样控制在 2 mm 以下,再与前述混合好的发酵辅料拌匀。 3. 装填与密封。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装入窖、池或呼吸袋,压实密封。窖池宜选择地势略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区域,以防渗水影响发酵质量。密封材料建议选用青贮使用的黑白膜。 4. 发酵控制与判定。发酵适宜的环境温度为 25℃—35℃,通常需 7—10 天,低温环境应适当延长发酵时间。可通过观察温度由初始 50℃—70℃降至环境温度、物料质地变软、散发酸香味及 pH 值降至 4.0—5.0 等指标,判断发酵是否完成。 5. 贮存与取用。压实密封好的发酵白酒糟可储存一年以上。取用应遵循“分段取用、快速连续”的原则,即从一端按顺序逐段取用,取料面要保持整齐平整,以减少二次发酵。 图 1 鲜白酒糟湿粉碎发酵加工工艺 (二)鲜白酒糟湿粉碎发酵饲料使用 鲜白酒糟经加工发酵后,粗蛋白含量显著提升,中心洗涤纤维含量降低,肉牛采食和日增重效果更好。主要营养成分如下: 表 1 鲜白酒糟发酵前后营养成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