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30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而南方销区如广东、浙江等地,存栏量同比下降 3%。加上台风等天气因素对物流的影响,市场鸡蛋供应相对短缺。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广州现货价最高达到 4.2 元 / 斤,较北方溢价 16.7%。区域供需错配凸显市场复杂性,增加了蛋价波动的不确定性。 三、四季度展望:需求 “先抑后扬”,价格或现 “√型” 走势 10 月 “淡季深蹲”:需求真空期考验供应韧性展望四季度,鸡蛋市场走势充满变数,需求变化将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 10 月,随着双节结束,市场进入需求真空期。节日效应消退后,终端库存消化需要时间,预计 10 月鸡蛋日均发货量将降至 580 吨,环比下降 6.5%。同时,家庭采购转向青菜、豆制品等替代品,鸡蛋替代需求减少 12%。在此情况下,主产区均价可能回落至 3.2 - 3.3 元 / 斤,市场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11 - 12 月 “触底反弹”:需求回暖与成本支撑共振11 - 12 月,随着电商促销活动展开和元旦备货启动,鸡蛋市场有望迎来转机。 “双 11”“双 12” 期间,商超、电商推出鸡蛋促销活动,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预计 11 月销量环比将增加 8%,带动均价止跌于 3.1 元 / 斤。12 月,食品厂为元旦礼盒生产做准备,学校、企业提前 1 个月备货。需求环比增加 15%,叠加低温延长鸡蛋存储时间,从 15 天增至 25 天,市场供应压力得到缓解,均价有望反弹至 3.2 - 3.25 元 / 斤。 四、给从业者的三剂 “应对良方”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鸡蛋行业从业者需采取有效策略应对。以下为针对性建议,助力从业者把握市场机遇。 养殖户:把握 “错峰出栏” 窗口 对于养殖户而言,合理控制存栏量至关重要。若 10 月价格跌破 3.2 元 / 斤(养殖成本线),建议加速淘汰 500 日龄以上老鸡(当前这类老鸡占比 35%)。通过及时淘汰老鸡,降低存栏压力,减少养殖成本,等待市场行情好转。鉴于 6 - 8 月鸡苗补栏量已降 9.4%,建议 10 月暂停补栏,观察市场动态,待 12 月价格反弹后再布局 2026 年春季鸡苗,避免盲目补栏带来的风险。 贸易商:玩转 “库存周期” 博弈 贸易商在市场中起关键桥梁作用,合理控制库存是应对市场波动的关键策略。10 月市场处于淡季,价格下行压力大,贸易商应保持 3 - 5 天的低库存,避免抄底冷库蛋(当前冷库蛋库存同比增加 20%,风险较大),等待价格筑底信号。12 月,当均价回落至 3.1 元 / 斤以下时,可囤货 10 - 15 天用量,博弈元旦备货行情,目标溢价 5% - 8%,通过巧妙库存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 食品厂:锁定 “性价比” 采购策略 食品厂作为鸡蛋重要需求方,采购策略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利润。当蛋价高于 3.3 元 / 斤时,食品厂可增加鹌鹑蛋、鸭蛋等替代比例(当前替代率为 15%,可提升至 25%),单吨成本可降低 800 元,有效缓解成本压力。此外,通过期货市场买入 12 月合约,对冲元旦备货期价格波动,确保加工环节利润率维持在 8% - 10%,稳定生产经营。 结语:在 “供需错位” 中寻找确定性 回顾 2025 年三季度,鸡蛋价格大涨是需求集中释放 与供应过剩之间的激烈博弈,需求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供应端压力依然存在。进入四季度,“先跌后涨” 的价格走势是市场对产能高位的理性回归,也是供需双方重新寻找平衡的过程。 对于从业者而言,需深刻认识到短期价格由需求节奏主导,长期走势由供应格局决定。在存栏量仍处历史高位的情况下,价格反弹可能面临供应 “堰塞湖” 的压制。因此,唯有紧扣 “需求旺季备货、淡季控库存、长期调结构” 的策略,才能在供需博弈中占得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市场中,鸡蛋价格仍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只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从业者就能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把握机会。期待鸡蛋市场的未来发展,也祝愿从业者在行业中取得理想业绩。 |
上一篇:蛋价国庆中秋旺季“哑火”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