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牛羊业篇 > 文章

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

时间:2013-01-17    点击: 次    来源: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    作者: - 小 + 大


    (三)能繁母牛存栏数的基础不稳定
    随着犊牛和架子牛价格的大幅上涨,能繁母牛养殖的效益大幅提高,据测算,目前繁殖一头犊牛的纯收入已经超过3000元,这大大刺激了能繁母牛养殖的积极性,很多农户对犊牛出现了惜售和待价而沽的现象。由于能繁母牛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缺乏有效的组织,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很可能出现盲目扩大养殖规模的现象。而由于肉牛从出生到出栏一般需要3年左右。在这期间,一旦活牛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能繁养殖场(户)出现犊牛销售困难或预期收益显著下降,就有可能大量淘汰能繁母牛和小母牛,导致能繁母牛存栏数量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四)产业技术推广仍存在困难
    虽然现有的产业技术能大部分解决生产所需的问题,但目前我国肉牛产业以分散养殖为主体的现状,导致养殖场(户)对技术的需求不强烈。缺乏有效的畜牧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导致小麦替代玉米、全棉籽替代油脂和蛋白、玉米合理粉碎、玉米秸秆替代稻草等众多实用有效的产业技术难以推广。虽然规模育肥场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精料补充料、浓缩料或添加剂预混料,但农户使用的比例却非常低。即使是规模场也多数是根据饲料厂推销人员的建议饲喂,本身缺乏对饲料质量好坏的认识。而目前国内真正从事肉牛生产技术研究的人员较少,很多饲料企业的配方师根本不懂反刍动物营养的基本知识,完全根据饲养标准和猪鸡饲料配制的经验制定配方,配方不科学,饲养管理不规范,仍然存在产业技术的推广转化未能有效实施的问题。
    (五)屠宰厂经营困难
    由于育肥牛价格上涨的速度明显快于牛肉价格上涨的速度,加上牛肉价格上涨的滞后效应,以及育肥牛收购困难,企业开工不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无养殖基地的单纯屠宰厂的经营将日趋困难。未来随着牛肉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将会抑制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牛肉价格的上涨还可能会导致假冒伪劣等低价肉冒充优质牛肉的现象进一步增多,以及走私进口牛肉的大幅增加,这些因素会抑制屠宰厂牛肉出厂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压缩屠宰厂的预期收益。
    (六)缺乏配套的产业扶持政策
    我国虽然规定养殖用地按照农业用地管理,但很多地方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已经基本不再提供养殖用地。部分地区土地使用审批手续繁琐,审批困难。同时,随着环保管理的趋严,养殖项目的环评审批更加困难,环保成本大幅增加,而国家缺乏相应的环保补贴和扶持政策,养殖场的扩大再生产和盈利空间将压缩,甚至亏本。肉牛养殖无论基础建设还是流动资金都需要大量的投资,但银行贷款困难或贷款利息高,无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和贷款贴息。养殖保险政策滞后,由于风险大,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就没有保险公司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虽然部分地区养殖设备、机械补贴执行较好,但很多地区很难拿到补贴,或补贴范围窄。肉牛除冻精补贴和个别标准化养殖场能得到一点资金扶持外,没有其它任何扶持政策,能繁母牛补贴更是千呼万唤难出来。
    三、意见和建议
    (一)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随着活牛和牛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带来了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应抓住这个难得机遇,在现有基础上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稳定和促进肉牛产业的发展,彻底扭转能繁母牛存栏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这些政策应包括土地优先供应和优惠政策、能繁母牛补贴政策、母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扶持政策、母犊牛补贴政策、配种补贴政策、金融和保险扶持政策以及定点屠宰政策等。
    (二)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和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要根据各地品种资源特点,加强种源基地建设和扶持力度,科学规划,统一制定纯种繁育方案和杂交配套技术方案,严禁无序杂交,以确保品种资源保护和杂交优势的有效发挥。要恢复和稳定畜牧基层技术推广服务队伍,通过补贴和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基层兽医人员和配种人员的待遇。要加大技术培训的投入和力度,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三)加大肉牛产业技术研发力度
    与其他产业相比,由于传统的政策倾斜和学科发展不平衡,肉牛产业技术的研发仍滞后于其他畜禽研究,肉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水平低,众多产业难点技术亟待解决,特别是规模化地进行非粮饲料的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能繁母牛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等生产急需的技术研究基本上处于起步。应按产业链关键点启动一批重大专项课题,给予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解决制约性关键技术难题,稳定技术队伍,培养后备人才。
    (四)加快肉牛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质量追溯系统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与猪禽等相比,肉牛的总量少,单头价值高,实现质量追溯的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因此,要依法逐步建设覆盖全国的肉牛质量可追溯系统,前期可先从规模养殖场入手,并与肉牛强制免疫体系有机结合。

上一篇:新疆肉牛产业向着标准化现代化迈进

下一篇:中国奶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