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动保业篇 > 文章

兽药行业正在经历不可逆衰退?

时间:2025-08-05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一、需求坍塌:人口结构剧变重塑养殖基本面

(一)青壮年消费主力流失,肉蛋奶需求见顶回落

我国人口结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对肉蛋奶消费市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呈下降趋势。自 2016 年达到 1786 万的峰值后,便一路下滑,至 2023 年,新生儿数量仅为 902 万,与 2016 年相比近乎腰斩。与此同时,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突破 15%,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在肉蛋奶消费领域,15 - 50 岁的青壮年群体一直是主要消费力量。然而,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主力群体规模较 2010 年大幅减少了 1.2 亿。主力消费人群数量的减少,必然导致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此外,外卖的普及使人们在外就餐时,对肉蛋奶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家庭式消费模式。同时,健康饮食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搭配,并对肉蛋奶摄入量进行有意识的控制。

需求端的变化迅速在生产端得以体现。2024 年上半年,我国猪牛羊肉产量为 4712 万吨,虽同比微增 0.6%,但增长态势极为微弱,背后潜藏着诸多问题。其中,猪肉、羊肉产量分别下降 1.7% 和 0.9%,生猪出栏量同比减少 3.1%。这些数据清晰表明,肉蛋奶消费市场已逐渐进入平台期,增长动力不足,部分品类甚至出现下滑趋势。

(二)养殖规模升级倒逼兽药需求 “量价双杀”

在需求端发生变化的同时,养殖行业内部也在经历深刻变革,规模化养殖浪潮兴起。

以牧原、温氏等为代表的头部养殖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其规模化率已突破 70%。规模化养殖促使标准化养殖设施得到广泛普及,疫病防控体系日益完善。在这些大型养殖场中,先进的自动化设备逐步取代传统人工劳作,精准的环境控制系统为畜禽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高效的疫病监测与预防机制大幅降低了畜禽患病风险。

这种变革直接作用于兽药市场,引发 “量价双杀” 的局面。2024 年上半年,育肥猪单头用药成本降至 17 - 18 元,较 2023 年的 30 元下降了 40%;肉鸡单只用药成本降至 5.6 毛钱,同比降幅达 44% 。养殖企业在追求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对兽药的使用更加谨慎、科学,不再单纯依赖大量用药来保障畜禽健康,而是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加强疫病预防等综合措施来降低发病率。即便生猪存栏量在短期内维持高位,由于兽药使用效率提升和用量减少,兽药市场规模仍不可避免地呈萎缩态势。

二、供给重构:养殖巨头 “去中间化” 加速行业洗牌

(一)头部企业自建兽药厂,中小厂商生存空间被挤压

在兽药行业下行的大背景下,养殖集团的 “自救” 行动正深刻改变着行业的供给格局。

牧原、温氏、圣农等养殖巨头纷纷开启自建兽药厂的进程。牧原旗下的牧原药业在猪用疫苗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实现了 60% 的自给率,这意味着牧原在疫苗采购方面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大幅降低。温氏的兽药厂年产能高达 5000 吨,旗下 80% 的肉鸡用药需求可由自家药厂满足,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能根据自身养殖特点优化兽药配方。

这些头部企业凭借强大的规模优势,在采购环节展现出极强的议价能力。以化药采购为例,它们能够将成本压缩至市场均价的 60%,这一价格优势是中小兽药企业难以企及的。在规模采购和成本控制的双重压力下,中小兽药企业的订单量锐减 30% 以上,许多企业陷入无单可做的困境,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二)产业链 “内卷化” 加剧,行业产值持续缩水

行业的变革不仅体现在头部企业的扩张上,还体现在整体产业链的 “内卷化”。

上一篇:多种思路与方法破解兽药内卷难题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