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其他 除了上述变化,2022版欧盟无菌药品管理要求还细化了培养基模拟灌装(APS)的要求,明确了干预操作的设计要点、试验方案制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灌装单元剔除原则等内容,对隔离器(Isolators)和限制进入屏障系统(RABS)的设计、验证、操作和维护也提出了详细要求,目前我国无菌兽药管理要求中还没有RABS的具体规定。同时,为顺应无菌药品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欧盟还增加了一次性使用系统(SUS)、成型-灌装-封口(FFS)等生产技术的相关要求。 二、思考与启示 1、强化风险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质量风险,通过对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综合评价来确定质量风险,确保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质量和安全。我国兽药GMP提出,企业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适应。修订后的欧盟无菌药品管理要求更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基于风险的系统化管理。 商业化生产阶段的质量风险管理应以科学为基础,对供应商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环境监测、生产工艺控制、变更管理、检验检测等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和监测,通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有效防控质量风险。质量风险管理在我国兽药行业应用时间不长,现阶段部分企业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使用时容易生搬硬套,还需要进一步理解质量风险管理的内涵,科学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对兽药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2、从整体出发,建立有效污染防控措施 近年来国内外药品检查中无菌产品污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2022版欧盟无菌药品管理要求率先提出CCS的概念,响应了无菌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提升要求,很快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根据欧盟新要求,制药企业应当建立污染控制体系,将原本分散在厂房、设备、人员、生产工艺和环境等方面的控制措施进行关联评估,形成一系列有计划的控制措施,并通过定期回顾/持续更新,不断提高无菌保障能力。目前我国兽药生产企业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无菌保证策略,在GMP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人员操作不规范,污染和交叉污染控制措施不足,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没有充分考虑最差条件等问题,反映出国内兽药生产企业仍需提高主体责任意识,学习借鉴CCS理念和要求,做好无菌产品的污染控制。 3、现场检查更关注企业实施的“有效性” 我国兽药GMP(2020年修订)发布实施已近5年,无菌兽药检查关注点应由“有没有”向“是否有效”进行转变,着重关注企业质量风险评估、变更控制与偏差处理系统、产品质量回顾系统等是否有效。如PIC/S《质量风险管理实施评估备忘录》对企业质量风险管理实施情况提出了检查要点,包括质量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整合度;是否建立质量风险管理政策和方法的受控文件;对特定领域的实施要求,如是否对高风险物料的供应商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是否根据风险级别对偏差进行分类等。通过深入细致的检查引导企业质量体系向“真正有效”转变,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质量管理水平。 2022版欧盟无菌药品管理要求的发布,体现了欧盟药品监管的与时俱进,PIC/S和WHO先后参考其标准更新出台了相应的无菌药品要求,三者的核心内容基本一致。通过对欧盟无菌药品管理要求的学习与分析,有助于我们及时掌握国内外药品管理趋势,为规范我国无菌兽药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上一篇:散养户退场,动保业何去何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