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营养

胆碱在鸡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日期:07-11 作者:佚名- 小 + 大

4 饲料中胆碱可利用性评价

饲料中胆碱的可利用性也是影响家禽日粮中是否需要添加胆碱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饲料中卵磷脂和神经鞘脂在小肠的近端和中部被降解为胆碱,但一些卵磷脂完整地进入胸导管(Chan,1984),摄入的胆碱一些被完整吸收,一些被肠道微生物酶降解为三甲胺(De La Huerga等,1952)。相对而言,以卵磷脂形式食入的三甲胺数量是很少的。

Fritz等(1967)用鸡检定法测得大豆饼粉(SBM)中含有丰富的可利用胆碱,可达2546mg/kg;Moli-toris等(1976)用生长测定法测得8日龄生长鸡对大豆产品中胆碱的生物学利用率为60%~75%。但这种方法存在质疑,因为虽然以胆碱作为第一限制性营养物质,但生长同时也受其它营养成分的影响,尤其是蛋氨酸和蛋白质。Menten等(1996)用斜率比测得大豆粕中胆碱的利用率接近100%;而王吉峰(1997)用玉米淀粉-酪蛋白为基础日粮,用斜率比和标准曲线法测得的豆粕中胆碱的可利用率为46%;Koche(1979)测得玉米中胆碱的可利用性为100%。

5 胆碱是否能节省蛋氨酸用量

胆碱、甜菜碱能否取代或节省蛋氨酸已成为目前动物营养研究上的一大热点问题。在动物体内,胆碱可氧化生成甜菜碱,甜菜碱供给高半胱氨酸甲基使其生成蛋氨酸,但这种关系对动物营养实际意义不大因为天然蛋白质的中间代谢产物高半胱氨酸是很少的(Ruiz,1983)。最近研究表明:蛋氨酸、胆碱、甜菜碱各有其不同或不能相互替代的功能,只有当它们被用作甲基供体时方可相互替代(StefanMack等1999)。所以,研究三者的相互关系的实际意义在于搞清楚日粮中究竟需要多少蛋氨酸满足动物蛋白质合成的需要,以及最佳甲基来源及其需要量。这些问题尚存很大的争议。

6 影响胆碱添加效果的因素

不同的试验效果差别很大,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日粮的氨基酸水平、蛋白质含量、能量浓度、叶酸及VB12水平及其它因素有关。

多数研究者一致认为,日粮蛋白质含量低以及(或者)含硫氨基酸临界缺乏,则添加蛋氨酸和胆碱都可表现有益作用。然而,尽管在这种情况下添加这两种养分都可提高鸡的产蛋量,但看来只有蛋氨酸才有增大蛋重的作用(Workel,1998)。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若采用蛋氨酸+胱氨酸含量高(0.70%)的日粮,则对胆碱的需要量就会相对较低;相反,若采用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较低(0.53%)的日粮,则对胆碱的需要量就会相对较高。当喂能量和高水平日粮的集约化家禽因采食量低,使得胆碱摄入不足,因此高能日粮对胆碱需要量大。

因为叶酸和维生素B12在胆碱合成、代谢以及甲基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胆碱的需要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营养。研究表明,在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条件下,胆碱的需要量显著增加。

Ruiz等(1983)报道,老龄蛋鸡,不论体重如何,当喂给含有足够蛋氨酸的玉米一豆粕日粮,即使有胆碱补充,其需要量也很少。Neishein等(1969)和March(1989)也有过类似的报道。

7 胆碱对预混料中维生素的破坏作用

研究表明,氯化胆碱是维生素的主要破坏因素之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制约性的破坏因素。氯化胆碱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能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为水解、氧化还原等创造基本条件;此外,作为一种季铵盐类,氯化胆碱在其所处的环境中有氢氧根存在时(哪怕是少量)还会表现出较强的碱性,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饲料(包括预混料)都存在这种情况。如果还有金属离子存在时,二者协同作用可能表现出较强的破坏作用。总的来说,水分继发作用产生的碱性与金属离子的协同作用等共同构成了胆碱破坏作用的内在机理(杨敏,1996)。据刘当慧等(1994)报道,在 40℃下密封贮藏 30d 复合预混料中不加氯化胆碱的VA、VC存留率为83.3%和100%(微量元素经预处理),而当复合预混料中加入氯化胆碱且无机盐不作任何处理(含水硫酸盐)时,则VA、VC存留率分别为0.67%和0%,当微量元素包被处理后,VA、VC存留率分别达76.8%~82.9%和21.5%~33.7%。胆碱对 VA、VD3、VK、VB6和泛酸钙等的稳定性也有极大的影响。

上一篇:影响颗粒饲料质量和制粒性能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