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我国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及成效

时间:2021-11-24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作者:范钦磊,刘静 - 小 + 大

(三)全方位打造生物安全体系,成为企业有效防范疫病风险的重要抓手

一是完善落实小区内生物安全措施。企业由过去对疫苗和兽药的依赖,转向了全方位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以“隔离、清洗、消毒”为主线,重点完善生物安全物理屏障、技术屏障和管理屏障。62个无疫小区以养殖为基点,不断优化饲料加工、无害化处理、洗消、隔离、猪只和人员转运等环节管理和措施执行,如通过工作服颜色区分不同生产区域的人员;加大抽样检测频次并选用高敏感性诊断试剂等措施,确保风险早发现早防控;建有多级洗消环节,建成82个封闭式洗消中心,配置高标准洗消烘干系统;配置999辆生猪运输车辆,其中52个无疫小区有370辆全封闭生猪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和转运模式不断优化升级,大大降低了调运风险;采用饲料后熟化技术,建设中央料塔和饲料输送专线,小区内的料车不进场、不进舍,降低了饲料加工和运输风险。

二是提高外部缓冲区风险防范水平。及时掌握无疫小区周边3公里范围(缓冲区)内生猪养殖情况,分析风险要素,构建外围缓冲区与无疫小区相辅相成的屏障体系,建成的62个无疫小区中有37个无疫小区的缓冲区内没有饲养生猪,另外25个无疫小区均能与当地兽医部门一同针对缓冲区内养殖场户情况,加强疫情排查,强化道路清洗消毒、严格车辆人员管理,降低了疫病传入风险。地处林区的无疫小区还与林草部门密切合作,防范野猪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同时也防范家猪疫病传播给野猪。

三是构建全链条生物安全闭环。一些规模化程度高的无疫小区正在着力打造从种猪、商品猪养殖到屠宰核心链,配置饲料加工、洗消、无害化处理等辅助链,逐步延长产业链,补齐产业链中生物安全薄弱环节,完善各环节生物安全措施,形成生物安全闭环。无疫小区以风险评估为关键点,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生物安全体系评估和内审,进一步找差距、补短板、铸长板,不断夯实防控非洲猪瘟等外来风险传入传播的整体能力,并卓有成效。无疫小区成功控制非洲猪瘟的同时,多个养殖场蓝耳病、伪狂犬、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发病率也显著降低,猪场产仔数、成活率和出栏率等主要生产指标同比均有明显提高。

(四)全产业转型升级,展现高质量发展生猪产业的良好态势

一是加快养殖场技术升级迭代。企业以无疫小区为切入点,创新使用了一批行之有效、经济适用、方便可行的技术手段,且效果显著。如部分无疫小区尝试使用巡检机器人、轨道巡栏设备、精液运输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降低人员接触带来的疫病传播风险;部分无疫小区采用数字化科学饲喂、智能猪只盘点、猪只异动智能报警等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监控、红外成像测温和数据收集分析技术,实时掌握生猪健康状况和生产数据。同时,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在无疫小区内普遍应用,62个无疫小区全部应用了数字化管理软件或系统,能实现生猪生产、销售、存栏、免疫、消毒、饲料、引种、用药、死亡等信息的日常管理、实时分析、风险预警和追溯。

二是深化生猪种业源头管理。多个省份从国家核心育种场和地方品种种猪场入手建设无疫小区,强化生物安全体系,进一步促进产业最上游的高质量安全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62个无疫小区均有种母猪和种公猪,不仅能够满足无疫小区的种猪和精液需求,而且供应面覆盖全国大部分生猪养殖企业,从源头上保护了我国生猪种业安全,从而保障了生猪产业安全。

三是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无疫小区有机融合了养殖、饲料、屠宰加工和物流等上下游产业,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互促、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无疫小区统一的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在促进养殖产业升级的同时,极大推动了运输、饲料、屠宰等产业提质升级,发挥了“保安全”和“促发展”的积极叠加作用,对于完成当前的稳产保供任务,以及实现控制和消灭非洲猪瘟的长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探索了一条全新道路,对构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安全线”和现代兽医事业长治久安“生命线”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兰研所:非瘟病毒免疫抑制与逃逸机制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针对浚县“网红”猪场的问答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