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进展与影响

时间:2017-03-02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程国强 - 小 + 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与影响
        2014年开始,对棉花、大豆,这两个问题突出的品种开始讨论实施目标价格改革。2015年,玉米的问题凸显,开始实行降低玉米临储价格。2016年下决心对玉米采取市场定价补分离,目前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棉花的改革相对比较成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累一些经验。但是大豆还没有看到改革有可圈可点的经验,这是下一步改革要考虑的。改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可以试对,也可以试错,棉花的目标价格改革是对了,大豆可能是试错了,试错了马上可以纠正。
        玉米是农业收储政策改革的一个关键,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金石,改革的要点很简单,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目前改革的箭已经射出去,玉米的收购到2017年3月份、4月份会显现。但玉米的改革成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机制正在建立,如何提升玉米国际竞争力?推动玉米转方式、调结构?还需要促进理顺上下游比价关系,形成产业链健康发展环境。
        玉米改革需要战略定力,如果玉米的改革在2017年4月份检验成功,整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应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真正的拉开序幕,否则会带来更多的困难。
        推进改革的方向与重点
        首先要抓紧评估总结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尽早出台后续政策方案。
        第二,要坚定玉米收储政策“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的战略定力,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改革部署,确保实施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
        第三,积极稳妥调整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水稻、小麦生产事关国家口粮安全,对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必须稳之又稳、慎之又慎。
        第四,创新农产品市场调控。要抓紧建立新型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体系,推动调控体系从目前的以价格支持直接干预为主导的“增产取向”,向以价补分离、市场机制为核心的“供需基本平衡、竞争力导向”转型,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策补贴为支撑,预期引导、风险管理、储备调控、贸易补充等政策工具相结合的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

上一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路径和对策分析

下一篇:人大代表:透露养殖业制度性新门槛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