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7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刘鹏 谭侃侃 - 小 + 大
创新服务覆盖模式,针对散养户,探索“乡镇统筹﹢村级组织﹢服务组织免疫﹢信息化动态管理”模式,压实乡镇组织协调责任,利用App、网格等加强信息摸排和补免提醒;针对城市宠物特别是流浪宠物,强化“社区网格﹢专业机构”联动,做好街道、职能部门、动保等部门工作衔接互补。 加强能力建设与过程监管。设定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基础设施(如冷链设备)和人员资质(如培训认证)等准入门槛。政府通过投入或引导社会资源,加强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含数字工具应用)常态化培训与考核;利用物联网、区块链、AI等技术手段,加强对疫苗运输、免疫操作等关键环节的在线监管。 3、促进多元协同与模式创新,激发服务活力 深化部门与乡镇协同。强化县级政府及其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乡镇履行防疫属地责任的考核,将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建立农业农村、财政、人事、乡镇等多部门参与的协调议事机制,合力解决购买服务中的成本分担、人员激励、争议处理等问题。 鼓励模式创新与资源整合。针对边远山区,探索“政府建﹢市场营”的PPP模式或特许经营模式,并明确权责与收益分配;借鉴“共享模式”,探索以市为单位,整合官方实验室、高校、诊疗机构、检测公司等资源,建立区域性兽医技术服务共享平台,为服务组织、养殖场户等提供便捷、低成本的检测、诊断等技术支撑;鼓励服务组织通过联盟、联合体等形式整合资源、拓展服务链(如兽药、饲料、保险等),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政府可在信息、培训、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