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3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第二,不相信 “政府背书” 神话。一些不法分子冒用政府部门名义,称项目得到政府支持和背书,伪造政府文件、仿刻公章,冒充政府工作人员骗取投资者信任。如近期不法分子冒用农业农村部名义,通过 “中国三农” APP 等线上渠道和线下拉人头方式开展非法集资。向投资者承诺定期分红或到期返还收益,伪造农业农村部文件、仿刻公章,冒充工作人员,使许多投资者信以为真。但农业农村部从未参与或推广这类投资收益类活动,相关文件和公章均为伪造。投资者面对这类宣传要保持清醒,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实性,避免受骗。 第三,不充当 “下线推广者”。在一些 “云养” 平台中,存在 “拉人头” 推广模式,鼓励现有投资者发展新投资者加入,根据发展下线数量给予提成和奖励。这种模式易演变成传销行为,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一旦平台被认定为传销组织,作为下线推广者可能被认定为 “非法集资协助人”,面临严重法律后果。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非法集资协助人指明知是非法集资而为其提供帮助并获取经济利益的单位和个人。对于非法集资协助人,由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给予警告,处违法所得 1 倍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非法集资协助人同样承担集资资金清退责任。因此,投资者切勿为小利充当 “下线推广者”,否则可能血本无归并面临法律制裁。 四、投资者自救指南:三招辨别真伪 + 五步紧急止损 (一)三步快速辨别法 面对多样的 “云养” 骗局,投资者可掌握有效辨别方法保护财产安全。查资质是关键一步,投资者可通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查询平台公司经营范围。若公司经营范围含 “金融”“投资”“理财” 等字样却无法提供金融牌照,需格外警惕。金融牌照是金融机构合法开展金融业务的必备凭证,无牌照从事相关金融业务可能是非法经营,风险极大。如一些 “云养” 平台声称提供高额回报理财服务,查询资质却无金融牌照,投资者涉足可能血本无归。 算收益是从经济逻辑判断项目合理性,投资者可用 “养殖周期 × 行业利润率” 公式验证平台承诺回报是否合理。以生猪养殖为例,养殖周期约 6 个月,市场行情正常时行业利润率通常不超过 10%。若 “云养猪” 平台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 30% 以上,明显违背市场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高收益承诺往往是骗子编造的谎言,投资者要保持理性,不被迷惑。 验场景是从实际操作判断平台真实性,投资者可要求平台提供认养牲畜的唯一编号,通过编号识别认养牲畜,确保平台无虚假宣传。同时,要求平台提供实时监控链接,查看牲畜生长状况,了解养殖过程是否真实可靠。若平台拒绝提供或监控画面模糊不清,平台很可能虚假、存在欺诈嫌疑。正规 “云养” 平台为让投资者放心,会积极提供这些信息,展示养殖业务真实性和透明度。 (二)受骗后五步应对策略 若投资者不幸陷入 “云养” 骗局,应保持冷静,遵循以下五步策略及时采取行动,以最大程度挽回损失。 紧急止损与证据留存:一旦发现投资平台出现异常,如无法提现、分红延迟等情况,投资者应立即停止追加投资,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同时,迅速对 APP 页面进行截图,包括投资记录、收益明细、平台公告等关键信息,这些截图将成为后续维权的重要证据。此外,妥善保管合同、转账记录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是证明投资关系存在的核心证据,务必确保其安全,避免丢失或损坏。 证据固定:证据固定是维权的关键环节。投资者可录制平台宣传视频,全面记录平台对项目的介绍、收益承诺、养殖流程等宣传内容,该视频将直观展示平台宣传方式及承诺内容,为维权提供有力证据支撑。同时,保存与客服的聊天记录,尤其是包含收益承诺的文字内容,这些记录在维权过程中具有重要法律效力,切勿随意删除。 集体维权:集体维权具有强大力量。投资者可通过微信群、QQ 群、论坛等渠道,联系其他受害者,组建维权群。在群内,成员间可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共同商讨维权策略。同时,统计涉案金额,明确案件规模与影响范围,这对后续维权行动至关重要。为便于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需推选具备良好沟通与组织能力的代表,代表全体受害者与平台、警方、监管部门等进行沟通协商,准确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
上一篇:夏季高温天气食品安全风险警示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