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风险评估 > 文章

揭秘新型养殖骗局背后的三大陷阱

时间:2025-09-23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然而,打着 “云养” 旗号的诈骗平台公然违背这一基本规律。它们承诺给投资者的月化收益高达 10%-20%,年化收益率达 120%-240%,这在正常农业养殖领域根本不可能实现。以某 “云养牛” 平台为例,宣称投资者投资 300 元,90 天就能赚取 150 元,年化收益率高达 200%。实际上,这些平台所谓的 “分红” 是用新投资者本金支付旧投资者收益,营造盈利假象,吸引更多人受骗,一旦新资金不足,骗局就会崩塌。

从利润模型看,这些诈骗平台常吹嘘采用先进技术,如 “区块链溯源”“智能养殖” 等吸引投资者,称能大幅提升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额利润。但当投资者要求查看财务报表了解真实盈利情况时,平台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如财务报表正在审计、涉及商业机密不便公开等。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 年全国规模猪场 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仅为 28 头,这是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成果。而那些骗局平台为制造 “高盈利” 假象,虚构 PSY 超过 40 头,这完全无视行业实际情况。母猪繁殖能力受多种因素限制,包括品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大幅提高 PSY 并非易事,需要长期投入和专业技术支持,这些诈骗平台根本不具备,却妄图通过虚构数据欺骗投资者,其用心险恶。

(二)传销式裂变:“拉人头” 背后的金字塔陷阱

除高收益承诺外,传销式裂变模式也是 “云养经济” 骗局的常见手段。在一些云养殖平台中,普遍存在三级分销机制。用户每发展 1 名下线,可获得投资额 5% 的 “推荐奖”,这吸引用户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拉人加入。当团队累计投资超过 50 万元时,还能额外获得 3% 的抽成。这种层层递进的奖励机制,将更多人卷入其中。

四川的 “禾元农场” 案是典型例子。该平台吸引 4 万会员参与,其中 30% 的会员通过发展下线获利。随着会员数量增加,形成典型的 “金字塔” 式层级结构。在金字塔顶层,是 1% 的 “高级代理”,他们凭借大量下线和高额投资,瓜分资金池的 30%。底层普通投资者只能看着本金和收益被顶层掠夺,最终血本无归。他们本渴望通过投资获取财富,却成了他人赚钱的工具,沦为传销骗局的受害者。

为控制投资者,这些平台在提现环节设置各种套路。初期允许投资者小额提现,营造 “靠谱” 假象,让投资者放松警惕。随着投资者投入资金增加,平台设置提现门槛,如要求 “累计投资满 5 万元方可提现”,迫使投资者不断追加投资,陷入恶性循环;还有的要求 “提现需发展 3 名下线”,将提现与拉人头挂钩,扩大传销规模。

更有甚者,宁波某平台要求投资者 “提现需购买港股”,这实际是平台转移资金至境外账户的手段。投资者按要求购买港股后,不仅无法提现,还可能面临港股市场风险,导致资金进一步受损。此时投资者才发现陷入精心设计的陷阱,追回资金难上加难。

(三)资质伪造与心理操控:从 “政府背书” 到 “亲情绑架”

为使骗局看起来真实可信,不法分子会进行资质伪造和心理操控。在资质伪造方面,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农业农村部名义发布 “中国三农” APP,精心伪造红头文件和公章,在 APP 上宣称项目 “纳入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获取投资者信任。普通投资者看到 “政府背书” 容易放下戒备,放心投入资金。

还有一些平台虽未直接冒用政府名义,但会制造 “实体支撑” 假象。它们与真实养殖场签订短期租赁协议,租赁期间拍摄大量宣传视频和照片展示养殖场规模和养殖情况,然后利用这些在平台宣传,让投资者误以为平台有实体产业支撑。但租赁期结束,平台撤离,留下被欺骗的投资者。投资者看到平台展示的 “实体” 时,往往忽略对平台运营主体的深入调查,从而陷入骗局。

在心理操控方面,不法分子手段多样,精准针对中老年群体是常用一招。中老年群体对农业有熟悉感,可能有过种植或养殖经历,对农业天然信任,同时渴望通过投资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不法分子抓住这一点,通过社区讲座、免费旅游、亲情关怀等方式获取中老年投资者信任。

上一篇:夏季高温天气食品安全风险警示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