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7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1985 年至 1999 年,行业进入启动期。1985 年,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开放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羊产业开始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传统向现代化、粗放向集约化转变。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配合饲料生产加快发展,围栏禁牧、改良草场、人工草场建设等措施陆续实施,一系列经济实体的兴办推动畜产品销售。同时,“菜篮子” 工程、“科技兴牧、技术承包”、“建设畜牧业商品基地和专业户” 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加速羊产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1993 年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畜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养羊业也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过渡,一批肉羊养殖基地应运而生,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羊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此外,上世纪末,以波尔山羊等为主的进口肉羊品种的引进,进一步推动中国羊产业的发展,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一时期,河北省的羊存栏、出栏量大幅增长,1999 年全省羊存栏、出栏分别为 1719.32 万头、1493.24 万头,比 1978 年增长了 1.86 倍、3.31 倍 。 2000 年至 2017 年,中国羊肉行业迎来震荡期。新世纪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外种羊引进、羊肉进口步伐加快,我国禁牧舍饲、羊良种补贴项目、标准化舍饲、羊产业化、良种工程和扶贫项目等相继实施,羊产业技术不断进步、推广和普及,人类消费习惯也发生变化。然而,这一阶段羊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波折。2000 年前后,从国外引进的波尔山羊陷入 “炒种” 怪圈,价格疯涨,羊场数量骤增,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羊热” 兴起。但好景不长,“非典” 的突然来袭,使得流通受阻,种羊价格一落千丈,参与 “炒种” 的企业损失惨重,肉羊产业遭受重创,羊存栏量下降。随后,随着羊肉的保健功能和绿色特性被消费者认识,羊肉消费量不断增加,但肉羊养殖效益较低,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肉羊价格持续上涨。活羊、羊肉价格分别从 2006 年底的 8 元 / 千克、16 元 / 千克上升到 2013 年底的 24 元 / 千克、60 元 / 千克以上,2014 年 2 月羊肉价格更是达到历史峰值 67.43 元 / 千克。羊价格的持续增长吸引众多资金投入养羊业,“养羊热” 再度兴起。但 2013 年底小反刍兽疫的爆发,让活羊流通受阻,价格持续下跌,养羊企业经营困难,养羊业再次受到严重打击,羊饲养量下降。河北省在这一阶段也未能幸免,羊存栏量出现明显波动,2000 - 2003 年,羊存栏从 1676.63 万只下降到 1572.54 万只,降幅为 6.2%;2014 - 2017 年,羊饲养量由 3715.7 万只下降到 3496.2 万只,3 年间下降了近 6% 。 2018 年至今,中国羊肉行业步入成熟期。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肉羊养殖逐渐朝着高品质、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行业竞争也逐渐趋于稳定。从规模化程度看,虽然中国肉羊养殖行业仍以家庭式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但大型养殖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例如,一些企业开始采用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率和羊肉品质。同时,产业上下游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饲料生产、种羊繁育、肉羊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相互协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羊肉产量稳步增长,2023 年我国羊肉产量达到 531 万吨,2016 - 2023 年 CAGR 约为 2.06% 。 三、多维剖析:全视角洞察产业现状 (一)产区聚焦:三大产区的崛起 在我国羊养殖版图中,内蒙古、新疆和河北脱颖而出,成为三大核心产区。 内蒙古,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大地,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羊养殖提供无与伦比的优势。这里拥有世界闻名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面积广阔,草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为羊提供天然的优质饲料。据统计,内蒙古的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 22% ,如此丰富的草饲料资源,使得内蒙古的羊存栏量和出栏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2024 年,内蒙古羊存栏量达到 6793.6 万只,占全国比率 21% ;羊肉产量 105.86 万吨,占全国的 20.44%。这里的羊儿在草原上自由驰骋,吃着天然牧草,喝着清澈的河水,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著名的乌珠穆沁羊,就以其肉质鲜美、无膻味而闻名遐迩,成为内蒙古羊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