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牛羊业篇 > 文章

中国奶业一体化的政策创新与实践突围

时间:2025-06-30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张林萍 - 小 + 大

刘芳: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补贴、贷款贴息、保险补贴等方式降低家庭农场融资门槛。通过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发放补助,支持其参与合作社或企业主导的产业链项目。同时政府主导建设集中式饲草基地、冷链物流网络和奶源检测中心,降低家庭农场的运营成本。推动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为家庭农场提供精准的饲草种植指导,减少资源浪费。

龙头企业可通过技术联结机制,为家庭农场提供标准化养殖方案。引入数字化工具,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挤奶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农场可以尝试品牌赋能与市场对接,带动地方农产品品牌化,提升家庭农场产品的附加值。

合作社要通过整合家庭农场的分散资源,形成规模化养殖和统一管理,与企业签订长期订单,保障家庭农场的稳定收益,联合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合作社承担基层协调角色,如发动老党员、理事长参与政策宣讲,确保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企业支持措施精准落地。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赋能﹢合作社组织”的三方协作,偏远地区家庭农场可突破资金、技术和管理瓶颈,融入奶业现代化产业链。政府需强化政策落地与生态保障,企业需深化技术输出与利益共享,合作社需发挥资源整合与组织化服务功能,最终实现脱贫地区产业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

记者:数智化技术(如智能饲喂、区块链溯源)正在重构农业产业链。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应如何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养殖加工一体化效率,并应对未来可能的消费市场变革(如个性化定制、绿色认证需求)?

刘芳:开展智能饲喂与环境监控,通过物联网设备(如智能体重测定、热成像摄像头)实时监测牲畜健康和环境参数,结合AI算法优化饲料配比和投喂时间。利用传感器监测动物体温、活动量等指标,通过机器学习预测疾病风险。应用GPS追踪和温控传感器优化运输路径,减少损耗。合作社统筹技术应用,整合家庭农场的分散资源,集中采购智能设备并分摊成本。构建区域性数智化平台,集成农资供应、金融保险、技术培训等功能。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养殖数据,作为信贷评估依据。

为每头牲畜建立唯一数字身份,记录养殖、加工、运输全流程信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湖南某家禽养殖场通过区块链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疫苗注射记录和生长环境,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合作社联合企业开展“认养农业﹢直播带货”,分析消费者偏好开发功能型产品(如低乳糖、高蛋白牛奶),开发小批量、定制化乳制品,并通过区块链溯源增强信任。

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需以数智化工具为核心,通过技术嵌入提升效率、合作社整合资源对接市场、绿色认证增强竞争力。政府应强化政策引导(如资金补贴、标准制定),企业需输出技术与管理能力,合作社则需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形成“技术—产业—市场”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未来,随着AI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养殖加工一体化将向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演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上一篇:中国肉牛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