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屠宰加工 > 文章

预制菜“降温”?探寻产业新航向

时间:2025-06-30    点击: 次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审视产业需求,锚定发展方向

农产品市场化:从 “产品” 到 “商品” 的蜕变在农产品领域,许多优质产品未能充分展现其价值,原因在于未能实现从 “产品” 到 “商品” 的转变。在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中,农产品常以原始形态进入市场,缺乏品牌包装和市场推广,导致低价销售,难以实现优质优价,也难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潜江小龙虾与盒马合作打造的预制菜品牌 “加油虾”,为农产品市场化和品牌化提供了成功范例。合作前,潜江小龙虾虽品质优良,但作为强季节性产品,销售时间和范围受限,主要以初级农产品形式流通,经济效益难以充分发挥。与盒马合作推出预制菜品牌 “加油虾” 后,借助先进加工技术和严格质量标准,潜江小龙虾被制作成多种口味的预制菜产品,不仅保留了鲜美口感,还解决了季节性供应问题,实现了从 “按吨卖” 到 “按顿卖” 的转型。借助盒马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加油虾” 迅速推向全国市场,提升了小龙虾价格,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成功实现从农产品到商品的品牌化发展转型。

从农业产业化角度看,农产品有不同分类,以厨材农产品为对象开发预制菜顺应了快节奏生活需求,成为发展趋势。但并非所有农产品都适合进入预制菜赛道,企业应以优质食材、合适食材为产业根基,探索建立预制菜田头车间,通过自有基地、直供基地等订单生产方式,推动农产品加速市场化,让更多优质农产品在预制菜领域实现价值最大化,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预制菜的需求。

乡村产业振兴:新业态激发新活力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各地应因地制宜做好 “土特产” 文章,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特别是要着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预制菜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形态,虽早已存在,但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如今正成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代表。

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为 2.2:1,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反映出我国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提升契机。它能将农业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紧密连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在这个产业链中,农民不再只是农产品生产者,还能参与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联农带农,增加收入。例如,一些乡村地区通过发展预制菜产业,吸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他们在本地预制菜加工厂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稳定收入。同时,预制菜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转型。为满足预制菜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当地农户会按照企业标准种植蔬菜、养殖畜禽,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从产业链角度审视预制菜,它为乡村产业振兴指明了新方向。不再是孤立发展农业生产,而是要打通、理顺整个预制菜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产品品牌化到品牌产业化的进阶,让乡村产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破局 “鲜” 机:预制菜进阶鲜食菜

在预制菜发展进程中,向鲜食菜升级是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健康食品需求的关键路径。从食材选择、加工工艺创新到配送环节高效保障,每个步骤都关乎预制菜能否真正实现 “鲜食化” 转变。

食材鲜:地标食材铸就独特风味

在预制菜从 “能吃” 到 “好吃” 再到 “吃得新鲜” 的进阶过程中,食材选择至关重要。总体而言,安全食材是预制菜的安全保障、地标食材是预制菜的特色体现、营养食材是预制菜的功能支撑、生态食材是预制菜的价值基础。其中,地标食材以其独特地域风味和高品质,成为预制菜鲜食化的关键卖点。

上一篇:预制菜产业正迈向新征程

下一篇:从日本速冻食品发展,看预制菜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