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禽业篇 > 文章

探寻中国禽业的破局与腾飞

时间:2025-04-30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二)生产智能化的追赶之路

在生产智能化领域,我国禽业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目前,发达国家在环境调控、疫病监测等领域已实现高度自动化,环境调控系统可根据家禽生长阶段和实时需求自动调节环境参数,疫病监测系统利用先进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早期预警。

我国禽业在这方面仍处于追赶阶段,许多养殖场依赖人工经验进行环境管理和疫病防控,环境调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需人工频繁操作和调整,效率低下且易出现误差。疫病监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传统检测方法,难以及时发现和快速诊断疫病。面对突发疫病,我国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这使我国禽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

四、智慧农业:开启禽业新篇章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农业为中国禽业解决诸多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推动禽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智慧农业,重塑禽业生产力

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对传统禽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创造全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展现出现代科技对农业系统运行管控的强大能力。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禽业生产各环节紧密相连。通过在养殖场部署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可实时收集家禽生长环境数据和生长状况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数据,精准掌握家禽生长需求,提前预测问题并采取措施调整优化。如传感器检测到鸡舍温度过高时,系统自动启动通风和湿帘降温系统;发现家禽采食异常时及时预警。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为禽业发展注入动力。基因编辑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可精准改良家禽品种,提高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通过基因编辑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禽品种,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生物技术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为家禽健康生长提供保障,新型疫苗研发和分子诊断技术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发生,降低疫病对禽业的影响。

(二)家禽饲养的新旧之变

当前,我国家禽产业饲养方式呈现多样化,包括传统舍饲、半舍饲和散养方式,以及现代化规模化养殖方式。

传统小型养殖场采用舍饲、半舍饲或散养方式,成本相对较低,家禽活动空间大,肉质可能更鲜美,但存在诸多问题。养殖密度小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人工管理成本高,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能力弱,家禽生长环境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疫病发生风险较高。

中大型规模养殖场采用现代化养殖方式,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养殖密度大,但优势明显。可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精准控制养殖环境,为家禽提供稳定舒适的生长环境;生产效率高,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科学管理模式提高养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疫病防控能力强,通过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和严格防疫措施,及时发现和控制疫病传播,保障家禽健康。

在此背景下,智慧养殖成为促进禽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契合我国由畜牧大国向畜牧强国转型升级的需求。智慧养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实现养殖过程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智慧养殖模式下,养殖场成为高度智能化生态系统。环境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实时感知鸡舍环境参数,自动调节相关设备;表型数据自动化采集技术通过电子翅标、红外热成像等设备采集家禽生长和健康数据;行为分析与健康管理系统利用视觉识别和声学诊断技术监测家禽行为和健康状况;精准饲喂与营养调控系统根据家禽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疫病防控与智慧诊疗系统通过 AI 巡检机器人、无人化消毒平台等设备实现疫病快速检测、精准诊断和有效防控。

上一篇:湖南蛋鸡行业的崛起与腾飞纪实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