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饲料业篇 > 文章

饲料市场价格涨跌与技术破局

时间:2025-04-30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三、企业积极应对,低日粮技术受关注

在原料市场价格频繁波动背景下,国内头部饲料企业为控制成本、保障饲料安全,纷纷聚焦 “低日粮技术”,尤其是 “低蛋白日粮技术”,该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低蛋白日粮技术是指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前提下,依据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理论,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排放的日粮技术。即保证动物获得足够营养同时,减少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对豆粕等高蛋白原料依赖。

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从成本控制角度看,豆粕等蛋白原料价格波动使饲料企业生产成本难以稳定。通过低蛋白日粮技术,企业可减少豆粕使用量,用相对价格较低的原料和工业氨基酸替代,有效降低饲料成本。以牧原股份为例,其通过精确评价饲料原料净能值、氨基酸组成及其消化率,建立饲料原料净能和可消化氨基酸等营养参数数据库。在生猪养殖生产过程中,评估和验证不同原料配制饲料的饲喂效果,构建与完善不同阶段生猪净能和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模型,形成适合自身养殖品种和猪群结构的营养标准体系。应用实践表明,额外补充适量 5 - 6 种合成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可将生猪养殖全程饲料蛋白含量标准下调至 12%,比目前国内平均水平低 2 - 3 个百分点,大幅减少豆粕等蛋白原料使用量。2021 年,公司生猪养殖使用配合饲料 1580 万吨,豆粕平均用量占比为 6.9%,比养殖业消耗饲料中豆粕平均含量低 8.4 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豆粕用量 130 万吨,成本降低效果显著。

在贸易摩擦等复杂国际形势下,饲料安全成为行业关注重点。我国饲用豆粕生产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大豆,豆粕价格与国际大豆价格高度关联,一旦国际市场波动,饲料供应可能面临风险。低蛋白日粮技术可减少对进口大豆依赖,增加饲料原料选择多样性,提高饲料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牧原股份外,新希望在低日粮技术应用上也成果显著。新希望参与研发的 “猪禽多元化日粮应用技术” 入选农业农村部 “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典型案例”。公司通过应用湿化学法和近红外分析模型测定原料化学成分和营养参数,开展动物消化代谢和体外仿生消化联合试验,准确分析有效能值和可消化氨基酸含量,及时校正更新营养参数,全面检测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真菌毒素等安全指标,构建自主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同时,注重开发地源性饲料资源,采用生物发酵、酶解、吸附等技术手段,降低纤维、单宁、醇溶蛋白等抗营养因子以及真菌毒素含量,提高替代原料在配合饲料中的使用比例。从 2024 年数据看,各种饲料较之前普遍减少豆粕用量在 5% 到 8% 之间,禽料豆粕用量减少幅度更大,达到 8% - 12% 。2025 年,公司还将进一步探索菜粕、杂粕等替代配方,持续优化饲料配方,降低成本,保障饲料安全。

山东饲料上市公司邦基科技同样通过配方优化,利用氨基酸平衡技术等降低豆粕用量,单吨饲料成本下降,综合毛利率得到提升。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低日粮技术优势,并积极投入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为饲料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方向。

四、国家明确表态:粮食供应稳定有保障

在饲料市场波动过程中,国家层面表态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信心支持。4 月 28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明确表示:“即使不采购美国的饲料粮和油料,对中国粮食供应也不会有显著影响 。” 这一表态彰显我国坚实的粮食安全战略和充足底气。

我国始终坚持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该战略基于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考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在此战略引领下,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生产根基稳固。通过实施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国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就,实现 “二十一连丰” 。2024 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 1.4 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 500 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 400 公斤粮食安全线,切实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上一篇:内蒙古通辽市牧草产业发展剖析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