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浅谈现代楼房养猪模式的优势

时间:2023-05-11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丁希政 - 小 + 大

非洲猪瘟疫情对国内养猪行业影响巨大,猪场的生物安全备受关注。因此,我国的养猪模式在此基础上发生了巨大改变,由原来的小户、散养逐渐转型为集约化、集团化养殖。近年来,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控,使得养殖用地、环保要求审批等愈发紧张,与我国城乡居民对猪肉的高需求量形成矛盾。随后,“楼房养殖”这一概念逐渐被推出到大家的视野中。早在20世纪80年代,楼房养殖模式的猪场就已经出现,不过,早期的楼房猪场因为猪群密度过大,建设工艺水平有限和基础配套设施缺失等问题,难以解决疫病防控要求,以至于影响生产效益。而新一代楼房猪场,通过高强度生物安全设计,优化生产工艺和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等举措,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楼房猪场的生产、用地、成本、疫病防控问题。

1、介绍

生猪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猪肉是中国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自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全国生猪产能大幅下滑,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导致猪肉价格全线飘红,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稳产保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8月21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出台5项措施,确定了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的措施,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在效益和政策的双重激励下,规模生猪养殖场建设如雨后春笋,大量养猪项目的落地需求给选址带来巨大的困难,适合于规模化养猪场建设的土地越来越少,养殖用地问题成为制约生猪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探索用地面积更少、生物安全性更高的现代生猪养殖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明确允许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使高层养猪合法化,也让更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楼房养猪模式是未来养猪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从此,高楼式养猪模式逐渐走向大众视野。楼房养殖是在传统养殖模式上研究出的新模式,能有效解决中国土地资源紧缺与猪肉需求量增长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哈尔滨市香坊农场建立了楼房猪舍,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以失败告终,但这是楼房养猪的雏形。为之后湖北和安徽等地不断出现高楼式猪舍等打下了基础。

楼房养猪模式并非是普通平层猪场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猪的生活条件和生理需求做了深度适应性设计的新式猪场。楼房猪场高度集中的空间,一体化设计,有利于资源的高度整合集成;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能够在区域内实现对养猪生产过程、环保、疫病等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控,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大降低监管成本和监管难度,提高监管效率。本文将从用地规划与设计、生物防疫、保护环境、人力人效等角度,分析楼房养猪模式的优势,并粗略探讨该模式的前景,对优化猪场建设、提高楼房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楼房养猪的优势

2.1 用地规划与设计

2.1.1 选址

养殖场建场选址必须在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前提下,符合当地政府的用地规划,建立在禁养区之外,尽量要避免占用耕地,与居民生活区、道路主要交通干线以及屠宰加工交易等场所保持适当的距离。尽量选择具有天然生物防疫屏障,地势较为平坦、向阳处、水源充足、水质较好、电源可靠且交通便利的地理环境。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场区自身的处理能力,选择有利于猪场粪污处理利用的环境。应位于居民生活建筑群的下风向和侧风向,禁止在饮用水源上游、旅游区及自然保护区建场。

2.1.2 平面设计

根据场地条件,科学确定建/构筑物、道路的标高,并使场区排水通畅,土方及护坡工程最小化。猪场平面布局严格按照生产、生活、粪污处理等功能要求,合理划分为外事区、内部生活区、核心生产区、粪污及无害化处理区。其中外事区,主要包括外部附属用房、饲料中转、猪只中转站、洗消烘干中心。内部生活区,主要包括生产附属用房、篮球场等。核心生产区,主要包括配怀舍、分娩舍、后备培育、生产功能用房、配电间等。粪污及无害化处理区,主要包括污水处理、有机肥生产和病死猪无害化中心等。

上一篇:李希荣:当前养猪业的热点、焦点、难点和痛点

下一篇:全国楼房猪项目情况综述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