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环境控制 > 文章

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的思考

时间:2017-02-19    点击: 次    来源:山东省畜牧总站    作者:杨景晁 - 小 + 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畜禽养殖环保问题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并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一系列政策和法令相继出台、“三区”划分不断推进,使得养殖环保形势越来越紧迫,广大养殖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政府部门协调保供给与保生态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根据当前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际,对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根源进行剖析,希望能抛砖引玉、业者群策群力,共同寻求破题路径。
        一、存在的问题与产生根源
        1、技术应用层面——推广应用力度弱、方法欠当。
        一是某些养殖企业或养殖场是基于项目实施或为争取国家项目资金而开展的粪污处理设施工程,由于出发点在于应付项目实施或争取项目资金,表面文章做的多,导致这些工程和设施实用性、经济性较差,比如北方地区的某些沼气发酵工程,投入大,但运行中很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大量存在。
        二是在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方面,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活动较少,设施装备企业主导的较多,由于出发点是为了推广、推销设备,导致技术与生产实践脱节或经济性较差,不适合大力推广。比如某些设备技术参数较差、或者一次性投资成本过高、或者维持运行的成本提高,难以大力推广。
        三是照搬国外技术模式,不能科学借鉴结合客观条件为我所用。
        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顾及国情实际,盲目学习国外技术模式,比如美国、荷兰、欧洲的技术模式都是根据他们的现实需要而建立的,中国和他们差异较大,全盘照搬、复制他们的模式会行不通;或学的不透彻、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或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在生猪养殖中学习借鉴国外的水泡粪工艺,殊不知他们采用该模式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兼顾了液体粪污的农田直接施用,而就我们的生产体系和土地政策、种植方式等而言,无法进行养殖-种植的一体化运行,粪污还田利用跟不上,不但造成了水的大量消费,而且增加了粪便处理的难度。
        2、思维认知层面——对畜禽粪便认知落后、用力有偏。
        一是把畜禽粪便当做污染问题对待,而不是当作资源去思考。畜禽粪便是养殖生产中正常的排泄物,具有很强的资源属性,是制作有机肥的重要原料,可用来改善土壤结构、满足种植业需要,在衔接种植与养殖、维护农业生态良好运行以及生态修复、补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实中,提到粪便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环保问题,是怎么解决环保问题,而不是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去寻求对策。比如在畜禽粪便的检测指标上,美国的实验室里只测有机质、氮磷钾,我们正好相反,测COD、氨氮、磷酸盐,测的是污染物的指标,导向明显不同。
        二是在畜禽粪便处理的技术模式上受工业废弃物处理的影响较大,并在很多从业者中形成思维定势,容易走进工业废物处理和达标排放的误区,比如养殖粪污处理的达标排放,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基础上把具备较好养分的粪便变成没有营养价值东西排掉,不但浪费大量钱财,还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实在可惜。
        三是容易将焦点放在处理环节而不是资源化利用上。比如,在粪便处理上,往往关注的是某某企业、养殖场采用了什么工艺和设备,但很少有人将注意力或者关注点转移到肥料的使用(用户)上。其实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设备和工艺,只是将粪便变成肥料或者变为可以储存的产品,都代表不了市场和它的销路。如果市场和销路没解决,不管用什么样的设备变成产品,它堆积在仓库里面,仍是资源的浪费、并没有达到利用的目的,且长时间储存也是问题。
        3、产业运行层面——产业链运营粗放、衔接不畅。
        从粪便收集、处理到加工有机肥再到流通、销售与应用也是一个产业链,其中应用是终端,它带动着整个产业链的运转,但目前这个产业链的运营还十分粗放、各个环节缺乏衔接。
        一是有机肥服务的对象是农作物,虽然用了有机肥以后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对土壤和环境有益,但我们现在土壤有机质的提高的受益者没有体现在种植者的兜里面,影响了他们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即有机肥应用和应用者的利益没有真正关联起来,这影响到这个产业链终端作用的发挥。 

上一篇:规模化鸡场清粪方式优缺点比较

下一篇:规模养猪场消毒流程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