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环境控制 > 文章

于康震:全国畜禽标准化养殖暨粪污综合利用现场会讲话

时间:2015-10-2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农业部 - 小 + 大

于康震副部长在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暨粪污
综合利用现场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主动适应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粪污综合利用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部署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工作。昨天,大家参观学习了仙桃市和江夏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粪污综合利用的典型模式,4个现场参观点各具特色,均有一定的代表性,不仅展示了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现代化装备水平,而且还展现了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集中处理中心、规模养殖企业和蔬菜水果种植基地三种类型的粪污综合利用有效模式,看了很受启发。刚才,湖北、上海、福建和浙江龙游县、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和粪污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做法,讲得都很好,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成效显著
        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部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举措。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为着力点,工作中突出“四抓”,全面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抓组织动员。制定发布《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组织召开全国现场会,相互学习、借鉴交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工作。二抓政策落实。积极争取并实施了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中央累计投入310亿元,支持超过9万个规模养殖场建设,有力提升了规模养殖现代化装备水平。三抓示范带动。通过组织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累计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694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部省市县四级联创、层层递进”的互动氛围,打造了一大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标杆,放大示范效应。四抓技术推广。通过总结提炼成熟模式、现场指导和集中培训,在生产中推广了一批高效、实用技术,进一步夯实了规模养殖发展的科技基础。
        目前,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已成为全行业的普遍共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上下联动,科研院所、产业体系、养殖场户横向互动,市场和政策共同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提升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持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业发展的规模化水平、设施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规模化发展上,2014年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2%,蛋鸡年存栏2000只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9%,奶牛年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分别比2010年提高7个、6个和14个百分点。设施化装备上,自动化喂料饮水、圈舍环境控制、空气净化、自动清粪等先进设施设备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目前,一个自动化的蛋鸡养殖场人均饲养蛋鸡在1万只左右,比传统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以上。生产水平上,规模养殖场饲养的畜禽,在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饲养周期和成活率等综合生产性能方面明显高于散养户。从全国平均水平看,一头能繁母猪年提供上市育肥猪约14头,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养殖场已经超过20头,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荷斯坦奶牛年平均产奶量约6吨,规模牧场奶牛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年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超过130万头。
        第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保障了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当前规模养殖场户具备规模、技术、资金和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抗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能力强,弃养退市的可能性小,收益相对稳定。实践表明,规模养殖比重越高,生产波动的风险就越小,保障市场供给的基础就越稳固。据行业统计,2014年底全国生猪养殖场户总数约4000万个,比2010年(6170万)减少了2000多万户,与此同时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发展到26万个,比2010年增加了2.2万个。可以说,正是生猪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填补了散户退出形成的产能缺口,即便是在近三年生猪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部分养殖企业仍然逆势扩张,猪肉市场供给基本有保障,没有发生断档现象。2013—2014年,家禽行业遭受了H7N9流感严重冲击,许多小规模养殖场户倒闭停产,全行业累计损失超过1000亿元,但大部分规模养殖企业顶住了压力,度过了“寒冬”, 种鸡生产能力得到有效保护,保证了禽产品市场的稳定供给。因此,规模养殖发展已逐步成为畜产品市场稳定供应的重要支撑,是保供给的“压舱石”。

上一篇: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之路

下一篇:猪舍环境控制之通风方式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