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禽流感 熟悉又陌生的敌人

时间:2014-02-12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去年初,一种新型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来袭。经过30多天的检测、分离,直至2013年3月29日最终确认新型病毒,中国成为首个面对人感染H7N9的国家。
    进入2014年1月,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苏、上海7省市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54例,其中死亡31例。不到一年间,全国已确诊250例人感染H7N9病例。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格伦·托马斯2月4日表示,从2013年3月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至2014年2月4日,全球已确诊286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者,死亡60例。
    相比之下,十年前曾肆虐东南亚的禽流感病毒“坏兄弟”H5N1,似乎“老实”了许多。不论是H5N1,还是H7N9、H10N8,对多数中国公众而言,它们都是禽流感病毒家族中熟悉而又陌生的敌人。
    ——— 家族庞大 ———
    成员耐低温很怕热
    禽流感并不是人类的新敌人。早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的鸡瘟被认为是第一次有记载的禽流感爆发事件,所幸只在禽鸟中传播并不威胁人类安全。1918年,全球出现大范围感染人类的所谓西班牙流感(可能是由与H1N1密切相关的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波及了当时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历史上爆发过的最为严重的流感。但西班牙流感是否源于禽流感仍然不确定。
    “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高致病性H5N1感染人的报道,到2003年高致病性H5N1逐渐形成全球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估算约50%—60%的被感染者最终死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谢幼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常为散发,但由于一些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性以及存在通过变异造成人际传播的可能性等,引发人们对禽流感防治的重视。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它们的不同组合代表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禽流感病毒除感染禽类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目前已知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3、H7N7、H7N9、H9N2和H10N8等。
    2014年1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中指出,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到过活禽市场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并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的直接传播。专家提醒公众,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要做到科学洗手、充足睡眠、增强体质、开窗通风、生熟分开、远离活禽。
    ——— 改头换面 ———
    危险关系从何而来
    值得关注的是,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适应能力在不断变强,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也随之增加。不过,在禽流感病毒的众多亚型中,只有H5、H7、H9中的部分亚型较易感染人类,而高致病亚型仅存在于H5和H7之中。除此之外,目前绝大部分禽流感病毒都不能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这也意味着全球性的禽流感肆虐如今不太可能发生。
    和H5N1、H7N9病毒一样, H10N8寄生的动物主要在鸡鸭、水禽等禽类中。候鸟、水禽可以自然感染所有甲型流感病毒,并经粪便向环境中释放病毒,通过直接传播或候鸟的南北迁徙将病毒进一步散播开来,感染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
    同样,H10N8也不是新病毒。2007年,国内首次在洞庭湖发现H10N8禽流感病毒,之前并未发现人感染该病毒。2013年12月6日,江西省南昌一名73岁女患者罹患H10N8甲型禽流感,因呼吸衰竭、休克死亡。专家称,这是全球首宗人感染H10N8的死亡个案,并不能说明它具有高致病性。
    当人们才对H5N1、H7N9变得熟络起来时,H9N2病毒又从科学家的研究中“冒”了出来。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近日指出,正是H9N2这种普通大众不熟悉的病毒,导致了中国迄今发现的三种危险禽流感病毒H5N1、H7N9和H10N8的产生。
    报道说,禽流感原是鸭群中的一种肠道感染,但H9N2却演化成了鸡群中的一种温和呼吸道病毒,并在欧亚大陆传播。当宿主感染多种流感病毒时,这些病毒的基因就会交换。它们可以根据其不同的H和N表面蛋白质来进行命名,但H5N1、H7N9和H10N8都从H9N2那里获得了部分或全部的“内部”基因。这些基因会使病毒变得危险,假如这些病毒实现了能在人际间传播的突变或与普通人类流感出现杂交,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具有大规模流行的能力。

上一篇:规模养猪场安全生产控制法

下一篇:禽流感防控的中医理念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