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牛羊业篇 > 文章

河北乳业遭遇发展瓶颈

时间:2013-05-3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由河北省奶业协会主办的“燕赵奶业行”乳品行业交流会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记者自会上了解到,由于受进口奶粉冲击、养殖成本上升、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等不利因素影响,河北省乳品行业目前的养殖成本持续上涨,养殖效益大幅下滑,养殖信心严重不足,乳企拒收概率增加,乳业发展遭遇到了2008年阵痛后的又一个瓶颈。
  据了解,截止2011年末,河北全省奶牛存栏195.3万头,牛奶总产量466.9万吨,均居全国第3位。奶牛存栏占全省比例76%以上,奶类产量占全省比例81%以上,培育了群体单产水平6吨以上的高产奶牛核心群约200个,全省存栏5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率达到100%,3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78个、奶牛小区1436个。其中,保定市2012年奶总产量82万吨,奶牛存栏24万多头,奶牛场、奶牛小区共有276个,奶牛部级标准化示范场10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5个。
  但是,当前河北省奶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却出现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养殖成本持续上涨,养殖效益大幅下滑。目前有1/3单产水平高、饲养管理技术先进的规模养殖场微利经营,1/3中等规模的养殖户保本经营,1/3技术落后养殖户亏损经营,特别是小规模养殖户亏损严重,出现卖牛转产迹象。
  二是养殖信心严重不足。由于当前牛肉供应偏紧,每公斤牛肉48元,每头淘汰奶牛可出售12000元,基本相当于购买一头怀孕奶牛价格,养殖户加快了淘汰步伐。由于肉牛与犊牛市场活跃,每头3个月150公斤的犊牛,被抽血清制药后卖肉能获利900元左右,部分养殖户为追逐眼前利益,将公母犊一并出售,造成后备用牛数量减少,制约了奶业长期健康稳步发展。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每个劳动力打工年收入平均约为2.5万元,导致部分小规模养殖户对奶牛养殖业缺乏信心,出现了卖牛打工现象。
  三是乳企拒收概率增加。2011年很少发生拒收现象。今年以来,由于奶业市场不景气,乳企多次以含抗生素超标、理化指标低不合格、异味等原因为由拒收鲜奶。定州市39个奶站,上半年已有17家46车被拒收过奶,约210多吨。因市场销售不畅,个别乳企对合同奶站核减交奶数量,牺牲奶农利益。据不完全统计,每日核减数量约15吨,用于喂犊或卖给养猪户喂猪,造成资源浪费。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进口奶粉冲击。近几年来,奶粉的进口量持续增长,给我国奶业带来重大冲击。据统计,2008年,我国奶粉进口量14万吨,2009年激增到31万吨,2010年增长至48万吨。今年前4个月,进口量达到23万吨,同比增长约29%,预计全年进口粉量将达60万吨,相当于近100万头沁乳牛年近500万吨产奶量,约占全国牛奶总产量的15%,对国内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影响。国产奶粉生产企业亏损严重,生产1吨奶粉直接成本约31500元,进口奶粉每吨23000元,每销售一吨就亏损8000多元。二是养殖成本上升。据调查,目前奶牛每吨料价格为2700-2850元/吨,同比上涨30%以上;饲养人员工资平均为2000元以上,同比上涨近30%,加之水电、运输、兽药等成本上升,养殖成本总体上升30%以上,挤压了奶牛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加重了奶牛养殖户的负担。三是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乳品加工行业完全由大型乳业集团掌控,具有制定收奶价格的绝对权力。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户地位极不对称,在市场销售下滑时,采取提高营养指标的方式降低收奶价格,寻找各种理由拒收、核减收奶数量,对日产2吨以下的奶站不于收购等措施,将损失转嫁给奶牛养殖户。奶牛养殖者没有话语权,奶牛养殖者利益得不到保障,乳品企业与奶牛养殖户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亟待完善。

上一篇:中国乳业重生需要信任的重塑

下一篇:洋奶牛引种热潮的冷思考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