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战略 > 文章

我国禽病研究的风向标

时间:2012-02-2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2011111014日,全国禽病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科研工作者汇聚美丽的广州,参加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学者论坛”。第一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学者论坛于1995年在扬州召开,时光匆匆,15年后再次举行禽病分子生物技术科研领域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兽医媒体的专家、学者、记者等近20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由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廖明教授主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阎汉平研究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理事跃杨汉春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教授就论坛召开的目的和意义发表了重要讲话。杨汉春理事长回顾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对禽病学分会在支持我国禽病科研工作和提升学术地位方面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提出今后可考虑每两年召开一届青年学者论坛。另外,本届论坛承办方秉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一贯支持青年科研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摒弃参会费用逐年攀升的办会风气,首开学术会议全部免收会务费先河,以积极的行动支持和鼓励青年学者乃至所有有志于禽病研究的科学工作者。
   
1  探索禽病科研的广度和深度

    1.1  报告内容概述

    本届论坛邀请扬州大学刘秀梵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廖明教授、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教授、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Guillermo Zavala教授分别就新城疫、禽流感、禽白血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矮小综合征等重要禽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进展进行了精彩的报告。这些专家多年来致力于相关禽病领域的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广博的专业知识,他们的报告通过翔实的试验数据向参会者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索精神传递给青年学者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除特邀专家外,超过30位青年学者分别就家禽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病原学基础、病原学及防控技术3个方面进行了主题报告。无论是学术大家还是青年学者,他们的报告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我国禽病科研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使参会者获益匪浅。在问答交流环节,报告人与参会者积极互动,无论是针对报告内容的提问,还是对相关知识的咨询,都反映出我国青年科研工作者对禽病事业的热情和追求真理的钻研精神。

    1.2  优秀论文评选

    论坛邀请8位教授对收录论文和报告进行了综合评估,共评出10篇优秀论文。纵观所有获奖论文,内容涉及病原遗传变异分析、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致病机理研究、疫苗研制、检测方法研发等。

    其中,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韩先干和华南农业大学的龚军分别以论文《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信号分子AI-2的检测与体外合成蛋白的克隆、表达》、《2008年到2010年华南地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前者的研究证实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存在信号分子AI-2,并对其体外合成蛋白进行了克隆和表达,为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防控新途径奠定基础,后者以近年在华南地区分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变异规律,对该病的流行和防治具有种要的指导作用。

    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的论文共3篇,分别为:我国部分地区鸭甲肝病毒和鸭状病毒的分子检测和分型(张冬冬,中国农业大学)19982008H9N2 AIV分离株的HA进化分析及其抗原与免疫原性(王新卫,河南农业大学)NRAS蛋白对缺失eIF4GI结合区H5N1病毒在MDCK上增殖的影响(朱记平,华中农业大学)

    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的论文共5篇,分别为:地方品种HR土鸡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病毒的共感染(赵成棣,山东农业大学);表达REV env基因的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构建与病毒增殖情况(陈瑞爱,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DF-1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范忠军,扬州大学);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在禽流感疫苗研究中的应用(林文耀,华南农业大学);鸭坦布苏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唐熠,山东农业大学)

    2  解析禽病研究趋势

    2.1  研制新城疫新型疫苗势在必行

    扬州大学刘秀梵院士针对我国新城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及新型疫苗研制进行了报告。在对近10年从家鸭分离的新城疫病毒(NDV)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0022007年分离的NDV,绝大部分属于弱毒株,除Class I毒株外,ClassⅡ中基因I型在鸭群中的携带率最高,并且鸭群感染NDV强毒的现象明显增加,因此鸭是NDV的重要贮存宿主之一。在对20052008年家鸭以外的家禽分离的NDV进行分析显示,我国流行的NDV具有多样性。与常用疫苗毒株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同源性很高,表明我国新城疫的频繁发生可能与活疫苗的使用有一定的关系。从近年来收集的资料来看,I系疫苗的广泛使用事实上已经给我国家禽ND的防控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虽然NDV的多样件会导致病毒重组发生,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较小。基因Ⅶd型是当前我国流行毒株中的优势基因型。2008年以后分离毒株大多属于Ⅶd2型,部分抗原表位发生变化。

上一篇:肉鸡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的流行趋势及防控

下一篇:近年来我国禽类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特征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