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22日至24日在陕西榆林隆重召开第二十一届(2025)羊业发展大会于。大会上,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杜立新会长作《中国羊产业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思考》主题报告。以下是报告要点。 一、2025上半年肉羊产业形势 1.供需格局:“三降一升”与存栏企稳 (1)“三降”:羊出栏1.328亿只(同比降5.7%,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一季度末存栏3.0005亿只(同比降6.9%,能繁母羊从2023年1.25亿只降至1.15亿只),羊肉产量210万吨(同比降4.6%);“一升”:进口羊肉21.3万吨(同比增4.7%),进口金额58.29亿元(同比增27.6%),98.7%来自澳新。 (2)企稳信号:二季度存栏3.0083亿只(环比增0.3%,2023年二季度来首次),新生羔羊同比降幅收窄至3.36%,未来6-8个月出栏或回升。 2.主要制约因素 (1)产能端:中小户因亏损、环保政策(30%关停)退出,规模化牧场占比48%但补栏意愿弱;舍饲综合成本高,饲料降价难抵压力。 (2)价格端:活羊均价30.68元/公斤、羊肉均价69.26元/公斤(延续下行但波动收窄),省域价差显著(云南80.56元/公斤vs重庆65.41元/公斤);羊肉零售价5月环比升0.13%,中高端价同比涨4.94%,背离源于产业链利润再分配。 (3)市场端:消费转向猪肉、鸡蛋,进口羊肉价低3.75元/公斤,叠加春季小反刍兽疫影响,供需仍宽松。 二、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 1.核心方向:以提升“三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肉羊生产力)为导向,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养殖,巩固养殖环节基础地位与适度规模家庭养殖主体地位。 2.四大关键路径 (1)科技破局:推动遗传育种、智能养殖等全链条创新;种业聚焦“地方品种资源化、引进品种中国化、培育品种现代化”,企业主导商业化育种。 (2)规模经营:构建“养殖-加工-品牌-渠道”全链路,如内蒙古“生态保护+品种改良”(存栏降5.2%,高端占比35%、收益增7%),甘肃“粮改饲+合作模式”(成本低9%,存栏增2.5%,主产区唯一正增长)。 (3)绿色低碳:政府加技术与金融支持,引导企业源头减量、过程清洁、产品安全。 (4)数据驱动:推进智慧养殖(智能育种、精准饲喂等),按“个人→场景化→流程化→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落地数智化。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