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做法 1、党建引领破瓶颈 2023 年,夷陵区通过深入调研梳理兽医社会化服务痛点难点,创新党建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组建“疫控先锋”星火党小组牵头统筹,按照“统筹谋划、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的工作思路,选定基础条件成熟的龙泉镇作为试点 “试验田”。以强制免疫全域 “先打后补” 为小切口推动兽医体制改革,整合原有村级动物防疫员力量组建第三方服务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接全镇动物防疫任务,工作绩效由区、镇两级联合考核。试点过程中,部、省、市多级领导多次赴夷调研指导,为模式优化 “问诊把脉”,进一步坚定了夷陵区深化改革的信心与决心。 “疫控先锋”党建引领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文化阵地建设 2、搭建平台强基础 一是组建机构稳定队伍。结合本地实际,提出“1+N”的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路径。“1”是全区成立1个区域性兽医社会化综合服务机构,“N”是13个乡镇以村级动物防疫员为基础分别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进过程中,先解决“N”的问题,再完成“1”的组建。该模式能较好保障强制免疫劳务报酬预算不减,稳定兽医队伍,确保政策平稳过渡。截至目前,13个乡镇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已全部运行,区域性兽医社会化服务中心完成选址及建设规划,区域性社会化服务机构(“1”)即将组织公开遴选。 二是调整优化信息系统。为有序衔接生产统计、动物免疫、产地检疫和无害化处理等相关数据,夷陵区积极对接科技公司,从“楚天畜牧兽医”系统顶层设计上着手(图2),9月底将开通“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散户”功能模块,将辖区内所有中小散养户纳入统一管理,帮助建立电子养殖档案,逐步淘汰纸质形式档案。既减轻散养户和防疫员系统录入负担,又推动“生产、防疫、检疫”一体化智慧监管。 三是探索推动标识革新。当前使用的畜禽标识与养殖代码、生产统计、防疫检疫、牲畜保险、无害化补贴以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等直接挂钩,但受到畜禽出栏周期短、机构改革后监管力量弱的影响,一畜一标无形中增加服务的难度和监管的风险。提出将养殖代码印制在畜禽标识上的思路,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开展可控范围试点,实行一场一标、一标二码(养殖场代码、个体顺序码),既可最大限度减少规模养殖场的工作量,又不影响追溯体系的正常运行,倒逼养殖场户落实主体责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