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业篇

我国饲料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日期:08-11 作者:黄庆生- 小 + 大

监管范围延伸:从“产品监测”向“全链条监管”转变。采取监督抽查、例行监测、风险预警、现场检查方式,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环节。畅通问题线索发现渠道,依法依规核查处置。

创新准入优化:从“限制准入”向“监测评估”转变。采取“疏堵结合”,在履行评审评估程序的前提下,没有证据证明其有害、有市场需求、有应用潜力的产品加快上市,由市场和实践来检验。加强“跟踪监测”和“安全评估”,一旦发现有风险,立即停止使用、坚决退出。

粮食供给紧平衡:从“供应总量不足”向“品种结构性失衡”转变。国内供给与国外调剂相结合,保总量供需平衡,调剂国外大豆等高蛋白品种,弥补国内不足。

饲料粮节约提效:从“敞开供应”向“引导减量”转变。加快提效利用技术创新,提高饲料粮转化效率,充分挖掘地源性资源,加快粮食替代。

3、行业层面:关注经营效益、创新驱动

效益获取方式革新:从“采购成本控制”向“综合转化效率提升”转变。2018—2020年百万吨级企业玉米和豆粕采购成本占比37.3%,2024年降至31.0%,技术创新对效率的贡献度显著提升。

效益评估指标升级:从“阶段绩效”向“全周期全群回报”转变。如生猪养殖从关注育肥期料重比,转向考核单位肉产量饲料消耗量(综合体现繁殖力、疫病防控等全环节水平);奶牛养殖从追求单产,转向重视生产期总产出(兼顾健康、奶品质和使用年限);肉鸡养殖从单纯追求料重比,转向适度营养水平、适度转化效率。

技术创新方式迭代:从“传统技术应用”向“数智化决策赋能”转变。通过构建数字信息系统和预测模型,采用正向预测决定﹢逆向反馈修正实现智能化决策。实现从大群体饲养向个体精准饲喂转变,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提升生产率和资源转化率,获得高产出效率。

4、技术层面:关注动物健康、效率提升

健康养殖理念前移:从“后期促生长”向“幼龄健康培育”转变。重视仔猪肠道发育、犊牛瘤胃发育对后期生长的影响,从幼龄阶段围绕全程健康目标来培育生产群,通过全阶段综合营养调控提升综合生产性能。

饲养管理维度拓展:从“关注动物本身”向“关注外环境与微生态”转变。重视内外部环境兼修,通过粪污管理、舍内环境调控(温湿度、空气质量)及消化道微生态平衡维护,减少动物应激,提升健康水平。

营养保健理念升级:从“防病治病”向“调理机体健康”转变。在“饲料停抗”背景下,通过营养调控技术和产品应用,调理动物肠道健康、改善动物免疫机能、提升动物机体抗病能力,由“被动药物调理”变成“主动机体防御”,保障动物健康水平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坚持守正创新的四个要点:紧扣“安全”这个国家需求,把准“效率”这个切入点,坚持“创新”这个路径,实现“效益”这个市场期许。

四、养殖业节粮行动:凝聚共识,协力推进

1、总体要求:聚焦提升养殖业的饲料转化率、资源利用率和总体产出效率;统筹推进提效节粮、开源节粮、优化结构节粮;强化科技支撑、标准引领、典型带动和服务指导;加快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绿色低碳的养殖生产体系。

2、具体目标:在畜禽水产品总产量稳步增长基础上,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的每公斤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减少0.2公斤以上(降幅达7%以上);微生物蛋白饲料、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产品、农副资源饲料化产品、昆虫蛋白饲料、动物源蛋白饲料等非粮饲料产品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优质饲草产品产量比2023年新增4000万吨以上;建成一批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智慧管理的家庭农场或标准化养殖场;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粮食用量占比降至60%左右,其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0%左右。

上一篇:饲料桑在畜禽养殖中开发利用的前景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