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业篇

饲料工业蝶变: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日期:08-14 作者:豆包- 小 + 大

一、行业概况:于转型阵痛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总量微降背后的结构性亮点

2024 年,中国饲料工业呈现出 “总量微降、结构优化” 的显著特征。全年工业饲料总产量达 31503.1 万吨,同比下降 2.1%。这一数据背后,是产业主动顺应养殖周期与粮食安全战略的深度调整。反刍动物饲料因养殖规模化进程加快致使需求出现分化,产量大幅下滑 13.3%;猪饲料、水产饲料受生猪产能去化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分别下降 3.9%、3.5%。不过,也存在积极的一面:肉禽饲料因消费具备韧性而增长 2.6%;宠物饲料延续高景气态势,产量达 159.9 万吨,同比增长 9.3%,这反映出居民蛋白消费结构升级与宠物经济的双重驱动作用。饲料添加剂产业逆势上扬,总产量为 1611.4 万吨,同比增长 7%,其中氨基酸类产品因低蛋白日粮技术的推广,产量大幅增长 21.7%,成为技术赋能产业的典型范例。

(二)效益提升:成本与价格的 “剪刀差” 红利

2024 年,饲料企业盈利水平迎来改善的窗口期。原料采购均价同比下降 16.5%,特别是豆粕、玉米等蛋白原料降幅达 20%,而饲料产品出厂均价仅下降 8.3%,成本降幅显著大于售价降幅,行业毛利率同比提升 2 - 3 个百分点。以龙头企业为例,某百万级产能饲料集团通过 “原料期货套保 + 配方数字化优化”,在豆粕用量减少 4.7% 的同时,维持生猪饲料蛋白水平稳定,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18%。这印证了行业从 “依赖规模扩张” 向 “精细化成本管控” 的转型成效。

二、结构调整:从 “粮食消耗” 到 “资源高效” 的深度变革

(一)养殖业饲料消耗:效率革命重塑供需格局

在饲料行业的变革进程中,养殖业饲料消耗结构调整是关键环节。2024 年,全国养殖业饲料消耗量为 4.72 亿吨,同比下降 3.1%。看似总量减少,实则背后蕴含着巨大的 “效率革命”。饲料中蛋白水平提升了 0.16 个百分点,氨基酸含量也提高了 0.06 个百分点 ,再加上额外补充的氨基酸添加剂,饲料蛋白转化为养殖动物蛋白的效率足足提升了 1.1 个百分点。这如同为发动机升级,以更少的 “燃料”,产出更多的 “动力”。

原料消耗结构同样发生了显著变化。玉米、鱼粉等传统原料用量呈增长态势,而小麦、稻谷的消耗却大幅减少,降幅超过 50%。这并非因为它们品质不佳,而是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诸如小麦、稻谷这些原料,由于适口性改良技术的突破,不再是动物的首选,用量自然减少。与此同时,大麦、高粱等杂粮,因进口渠道日益多元化,价格更为实惠,供应也更稳定,其用量大幅增加,增幅超过 70%。这种原料的 “新老交替”,不仅使饲料配方更加灵活多样,还降低了中国饲料粮对外依存度,同比下降了 5.7%,为粮食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二)技术驱动下的产业升级路径

1. 数智化破局国外垄断

年初,两款国产饲料配方软件 “中农科?龙腾” 与 “家禽产业数智化平台” 正式投入商业使用,这在饲料行业引起了极大反响。长期以来,美国、比利时的企业凭借两款软件,牢牢占据中国 80% 的饲料配方软件市场,形成了较高的 “技术壁垒”。如今,国产软件的问世,成功打破了这一垄断局面。

“中农科?龙腾” 构建了全球独有的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收录了千种地源性原料数据,如棉籽粕、菜籽粕等,并且支持动态营养模型。这就如同为饲料配方师配备了一个 “超级大脑”,能够依据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快速精准地调配出最为合适的饲料配方,使饲料成本降低了 3%-5%。“家禽产业数智化平台” 同样表现出色,它整合了饲料配方、生产和养殖等多个环节,实现了从原料采购到动物出栏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推动传统的 “玉米豆粕型” 配方向 “多元化低蛋白” 配方加速转变,开启了饲料配方的 “数智新时代”。

上一篇:我国饲料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