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战略

广西宾阳县兽医社会化服务『1﹢6﹢N』新模式

日期:08-11 作者:佚名- 小 + 大

广西宾阳县畜牧养殖产业规模较大,但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畜牧兽医力量不足、体制衔接不畅的问题突出。2018年原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并入镇农业服务中心后,官方兽医人员减少,导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潜在风险;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后,畜禽养殖量呈“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发展趋势,养殖结构及分布变化,原有人力更难配置工作;加之官方兽医“三权”归当地政府后,人员培训、监督、考核和调配的难度增大,使得队伍建设管理及业务工作开展受限,这些制约畜牧兽医发展的因素,都亟需创新服务以满足行业需求。

近年来,宾阳县积极响应国家强化基层动物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要求,作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探索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新模式。鉴于养殖结构变化、官方兽医人员减少等问题,推进官方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统一管理,分片派驻”。通过构建“1﹢6﹢N”兽医社会化服务运行体系,创新防疫队伍管理和强制免疫模式,实现政府兽医服务职能转变,全面提升了兽医服务能力,保障了当地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政策支持是基础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宾阳县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坚实支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明确整县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试点建设目标,列明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清单,为服务开展提供政策引导。2022-2025年,广西共配备6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宾阳整县试点,其中自治区和南宁市分别投入400万元和250万元专项资金,解决了服务发展的资金难题。宾阳县农业农村局在试点初期提供原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房屋、铺面等场所,为服务点建设提供基础条件,这些政策支持为服务的启动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调整管理权限:探索实施“统一管理,分片派驻”管理模式,将全县16个镇官方兽医“三权”调整为县农业农村局管理,98名官方兽医连人带编调入宾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县16个镇划分为6个片区,并设立驻片区工作站,每个片区负责2-3个镇,根据人员专长分片派驻开展业务工作。官方兽医网格化管理,有效解决了兽医人员不足、工作缺位、人员调度等问题,为基层兽医社会化服务提供技术保障。服务模式上,构建“1﹢6﹢N”体系,即1个县级服务总部、6个片区兽医社会化服务点和多种经营,实现区域化管理和全产业链服务。强制免疫工作模式创新,实行官方兽医网格化管理和片区防疫队长负责制,提高了免疫工作质量。

实施村防员改革:政企联动优化人员结构,防疫队伍由原来的126人减少至68人,实行公司化管理,企业为防疫员购买人身意外险,配备统一工作牌、防疫箱和工作服等,树立良好形象;实行片区防疫队长负责制,结合免疫密度、免疫抗体等内容进行量化考评,明确职责,增强责任感。通过减员增效,拓展业务,动物防疫员平均年收入由改革前的1.2万元提高至目前的2万元。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厚培能力提升的土壤,厚植兽医人才的根基。宾阳针对官方兽医、乡村兽医和防疫队伍开展专项培训,持续开展畜牧兽医继续教育,涵盖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疫病防控、检疫协检、技能竞赛和应急演练等内容。近三年累计开展专业培训班26场次,培训超2300人次,全面提升畜牧兽医人员的技能水平和防疫意识。

力促信息化建设:依托牧运通(桂)系统,开展养殖场户的数据采集、录入和更新工作,推行电子免疫档案,为养殖生产闭环管理打基础,提高政府动物防疫信息管理水平。运用“八桂牧医”“牧医课堂”平台工具,推广直播诊疗、远程问诊和在线培训等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多方合作局面: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政府搭台提供政策、资金和场地支持;宾阳县悦牧兽医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具体服务实施;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政企共管基层防疫队伍,这种多方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提升了服务的整体水平。

上一篇:无疫小区建设:打通动物疫病防控“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