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篇

政策调控下的生猪产业新局

日期:07-28 作者:豆包- 小 + 大

市场预期在猪价波动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养殖户和企业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会影响其生产和销售决策,进而影响猪价。若养殖户预期未来猪价上涨,可能选择压栏惜售,减少当前市场生猪供应量,导致短期内猪价上涨;但后期集中出栏,又可能引发猪价暴跌。当养殖户预期猪价下跌时,可能提前抛售生猪,增加市场供应,进一步压低猪价。

此外,饲料价格、疫病等因素也对猪价产生影响。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占比较大,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涨跌,会直接影响养殖成本,从而影响猪价。疫病爆发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旦发生如非洲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会导致大量生猪死亡或被扑杀,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市场供应短缺,猪价必然大幅上涨。

猪价大幅波动对整个生猪产业危害极大。对于养殖户来说,价格不稳定使其收益难以保障,增加养殖风险。猪价下跌时,养殖户可能面临亏损,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猪价上涨时,虽短期内能获得较高利润,但可能导致盲目扩产,为后续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埋下隐患。对于消费者而言,猪价大幅波动影响其生活成本和消费选择。猪价过高时,消费者可能减少猪肉消费,转而选择其他肉类替代品,这不仅影响消费者饮食结构,还可能对整个肉类市场平衡产生影响。

三、韩俊部长的六点关键指示

(一)稳猪价

稳定猪价是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和民生稳定的关键所在。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猪价受供求关系、养殖成本、疫病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为频繁。为稳定猪价,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手段。通过建立和完善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在猪价过低时,政府启动收储措施,增加市场需求,防止价格过度下跌;在猪价过高时,投放储备猪肉,增加市场供应,抑制价格过快上涨。2023 年猪价低迷时期,国家多次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有效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猪价。加强市场监管也是稳定猪价的重要举措,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散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确保猪价在合理区间内波动。

稳定猪价对于生猪产业和民生具有重要意义。稳定的猪价能够为养殖户提供稳定的收益预期,保障其生产积极性,促进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稳定猪价还能保障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能够以合理价格购买到猪肉,维持生活成本稳定,避免因猪价大幅波动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二)控产能

控制产能是解决当前生猪产业产能阶段性偏高问题的关键举措。当前,生猪产能偏高主要原因在于过去市场行情较好时,养殖户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过高。能繁母猪存栏量直接影响未来生猪出栏量,过多的能繁母猪意味着未来生猪供应将持续增加,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局面。因此,引导企业调整能繁母猪存栏量至关重要。

政府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企业调整产能。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和预警,及时向养殖户和企业发布准确的市场信息,包括生猪存栏量、价格走势、市场需求等,帮助其科学决策,避免盲目扩产。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淘汰低效产能,优化产能结构。对主动淘汰低产母猪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对符合环保标准、生产效率高的养殖场给予税收优惠等。还可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树立正确发展理念,共同维护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和产能无序扩张。

(三)抓育种

育种工作是生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提高生猪品质、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但在育种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长期以来,部分种猪依赖进口,这不仅增加养殖成本,还面临种源安全风险。加强育种工作,实现种猪国产化,对于降低养殖成本、保障种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养猪业新周期下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生猪产业从保供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