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猪乙型脑炎的诊断与防控

时间:2023-04-28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林谋运 - 小 + 大

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疫病的发生此起彼伏,其中猪乙型脑炎是由媒介蚊虫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即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会对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一种威胁,若不及时对该病进行防控,还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如今生猪养殖业向着规模化养殖转变,对该病的防控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因为该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防治更是棘手,养殖场也会因对该病的防治不及时=造成经济损失。对此,要充分了解猪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结合其病症及实验室检测对该病进行诊断,针对猪乙型脑炎的发病原因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以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  流行特征

1.1 病原

猪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称乙脑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粒子直径为30~40 nm,有囊膜且有血凝活性,可凝集鹅、鸡等动物的红细胞;该病毒对外部环境抵抗力弱,100℃、2 min或50℃、5 min即可灭活,易被常见消毒剂灭活,对常见的化学药品氯仿、高锰酸钾等较为敏感,但在低温、干燥环境下有较强耐受力。

1.2 传染源

猪乙型脑炎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疫病,被该病毒感染后的动物均会成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对猪的感染最为普遍,感染后的猪会成为传染源。

1.3 传播途径

猪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通过媒介传播或垂直传播。该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该病毒可以在蚊虫体内进行繁殖,当蚊虫叮咬猪只后将卵留在猪只体内,并成为次年感染动物的来源,其传播过程为蚊—猪—蚊。抑或通过患病的怀孕母畜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于胎儿。

1.4 易感动物

该病对多种动物都存在感染的风险,对猪只和人类的感染风险最大,其中对不同品种,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只都会感染,感染后对母猪和公猪危害较大,仔猪和育成猪感染后多为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

1.5 流行特点

该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对此该病的流行和蚊虫滋生及活动相关联,对季节性有明显要求,该病一般暴发于夏季初秋,蚊虫较多的季节。其次猪群的发病还与猪只的年龄与性成熟相关联;还有对新建场或是没有发生过该病的养殖场发病率高。

2  临床症状

猪只感染上乙型脑炎后,一般症状是猪只的体温常常升到40~41℃,呈现出稽留热,患病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病猪不喜活动,四肢关节肿大行走时出现跛行。

2.1 公猪

公猪患上该病后,除了一般临床症状外,公猪还会出现持续的高热,睾丸常出现发红、肿大、有热痛感,一般情况是单侧睾丸肿大,两侧睾丸肿大的情况也会发生,较正常大一倍。后期恢复正常后,部分患病猪只睾丸变小变硬,其性欲下降,精子质量较差,部分公猪丧失配种能力,若经治疗恢复正常后,依然可用于配种。

2.2 母猪

妊娠母猪患上该病后,除一般临床症状外,会发生突然流产,且流产前临床表现不太明显,只是采食减少或出现体温较小幅度升高,流产后表现出轻微症状,食欲、体温基本正常。对于初产母猪易发生流产、早产,或产出死胎、弱胎。存活的仔猪体质衰弱,站立不稳。部分有神经症状,全身痉挛,不易存活。母猪康复后,部分出现子宫内膜炎、体温升高,流产后会从阴道流出红褐色恶臭液体,部分母猪流产后伴有胎衣不下现象,流产后的母猪不会影响下次配种。

上一篇:猪圆环病毒与副猪混合感染的防控

下一篇:母猪怀孕后期乳房炎的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