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饲养管理 > 养禽管理 > 文章

育成期蛋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时间:2022-09-23    点击: 次    来源:家禽科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4.2 转群移舍

育雏育成舍, 育雏结束后要扩大育雏区的饲养面积, 即转群;专用育雏鸭舍, 育雏结束要移入育成舍或部分移入育成舍, 即移舍。转群移舍对鸭都是较大的应激, 操作不当会影响到鸭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转群移舍必须注意:一是要准备好育成舍。转群前对育成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安装好各种设备和用具;二是要空腹转舍。转群前必须空腹方可运出;三是逐步扩大饲养面积。若采用网上育雏, 则雏鸭刚下地时, 地上面积应适当圈小些, 待中鸭经过2~3d的锻炼, 腿部肌肉逐步增强后, 再逐渐增大活动面积。因为育成舍的地上面积比网上大, 雏鸭一下地, 活动量逐渐增大, 一时不适应, 容易导致鸭子气喘、拐腿, 重者甚至引起瘫痪。

4.3 保持适宜的环境

育成期蛋鸭容易管理, 虽然要求圈舍条件比较简易, 但要尽量维持适宜的环境。一要做好防风、防雨工作;二要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三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冬天要注意保温, 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 运动场要搭凉棚遮荫;四要保持适宜密度。随鸭龄增大, 不断调整密度, 以满足中鸭不断生长的需要, 不至于过于拥挤, 从而影响其摄食生长, 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空间。其饲养密度, 因品种、周龄而异, 5~8周龄15只/m2左右;9~12周龄, 12只/m2左右;13周龄起, 10只/m2左右。

4.4 分群饲养

分群可以使鸭群生长发育一致, 便于管理。在育成期分群的另一个原因是, 育成期蛋鸭对外界环境十分敏感, 尤其是在长血管时期, 群体过大或饲养密度较高时, 互相挤动会引起鸭群骚动, 使刚生长出的羽毛轴受伤出血, 甚至互相践踏, 导致生长发育停滞, 影响今后的产蛋。因而, 育成期蛋鸭要按体重大小、强弱和公母分群饲养。对体重较小、生长缓慢的弱中鸭应强化培育, 集中喂养, 加强管理, 使其生长发育能迅速赶同龄强鸭, 使鸭群均匀整齐。一般放牧时, 每群为500~1000只, 而舍饲鸭每栏200~300只。

4.5 控制光照

光照是控制性成熟的方法之一。育成期蛋鸭的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有条件的鸭场, 育成期蛋鸭于8周龄起, 每天光照8~10h, 光照强度5lx。如利用自然光照, 以下半年培育的秋鸭最为合适。但是, 为了便于鸭子夜间饮水, 防止老鼠或鸟兽走动时惊群, 鸭舍内应通宵弱光照明。30m2的鸭舍, 可以亮一盏15W灯泡。遇到停电时, 应立即用其它照明用具代替, 决不可延误, 否则会造成很大伤亡。

4.6 建立稳定的工作程序

圈养鸭的生活环境比放牧鸭稳定。要根据鸭子的生活习性, 定时作息, 制定操作规程。形成作息制度后, 尽量保持稳定, 不要经常变更, 减少鸭群的应激。

另外, 注意观察育成期蛋鸭的行为表现、精神状态和采食、饮水以及粪便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注意鸭舍和环境的卫生、消毒及鸭群的防疫, 避免疾病的发生;搞好记录工作, 填写各种记录表格, 加强育成成本的核算。

5 育成期蛋鸭的放牧管理

5.1 农田放牧

利用农区的水稻田、稻麦茬地和绿肥田, 觅食农田的遗谷、麦粒、昆虫和农田杂草, 绿肥田在翻耕时可提供蚯蚓、蝼蛄等动物性饲料。这种饲养方式既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又可以起到对农田中耕除草、消灭害虫和施肥的作用。

上一篇:秋季养鸡的细节管理

下一篇:肉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