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控制(1)

时间:2019-08-22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牛结节性皮肤病最早在1929年发现于赞比亚,1943年传入博茨瓦纳,然后又传入南非,有800多万头牛受到侵袭,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957年传入肯尼亚,与绵羊痘和山羊痘一并爆发。1970年向北蔓延至苏丹,1974年向西蔓延至尼日利亚,到了1977年毛里塔尼亚、马里、津巴布韦、索马里和喀麦隆都有该病发生,病死率达到了20%。该病真实的流行状况虽然仍不清楚,但普遍认为该病的流行范围已经覆盖了非洲中部绝大部分地区甚至是整个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该病的爆发通常是零星的,主要取决于动物的移运状况、免疫状态以及气流和降雨对媒介生物的影响等,例如以色列和埃及在疫情停息17年后的再度发生就都归结于上述原因。而在非洲大陆以外,中东在2006年、2007年曾爆发该病,毛里求斯(非洲岛国,距离非洲大陆2200公里)在2008年曾爆发该病。土耳其、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在2013年首次发生该病,阿塞拜疆、伊朗在2014年首次发生该病,其中土耳其疫情严重已经无法控制进而被列为该国的地方性流行病,这些疫情都说明该病已经在中东地区日益严重不断蔓延。

3.诊断

有关该病田间野毒感染的潜伏期长短仍有待研究。通常实验室接毒后6-9天开始出现发热症状,接毒后4-20天开始出现皮肤损伤。

该病从隐性感染到重症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能超过41℃并持续1周;鼻炎、结膜炎、多涎;泌乳牛产奶量显著下降;周身出现直径2-5cm的结节并伴有痛感,特别是在接毒后7-19天之间在动物的头、颈、乳房和会阴部尤为常见 ,结节侵害表皮和真皮,初期有浆液渗出,2周后有的结节变成坏死栓进而贯穿整个皮层;口腔、消化道粘膜、气管和肺部发生痘性病变,从而导致原发或继发性肺炎;出现萎靡不振、厌食、无乳、消瘦等症状;所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四肢有可能水肿,动物不愿活动;眼、鼻、口腔、直肠、乳房和外生殖器粘膜上的结节很快发生溃疡,此时所有分泌物中均带有LSD病毒;眼鼻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可能发展为角膜炎;怀孕母牛流产,有报道称流产胎儿被结节包裹;公牛出现睾丸炎或睾丸萎缩从而引起永久性或暂时性不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排出的精液中都会带有病毒,母牛也会出现暂时性的不孕;重度感染时可能出现消瘦、肺炎、乳房炎,皮肤坏死栓易招致蝇虫叮咬且脱落后会留下深洞,因此重度感染时恢复缓慢。

病理损伤包括:结节会深入皮肤各层和皮下组织,常侵入相邻的肌肉层,伴有充血、出血、水肿、血管炎和坏死等症状;淋巴结肿大并伴有淋巴增生、水肿、充血和出血;口、咽、会厌、舌、和整个消化道的粘膜出现痘性病变;鼻腔、气管和肺部的粘膜出现痘性病变;肺部水肿,肺部病灶区小叶肺不张;重症病例会出现胸膜炎伴有纵膈淋巴结肿大;出现滑膜炎、腱鞘炎;睾丸和膀胱中也可能出现痘性病变。

LSD重症病例的特征非常明显,但轻度感染时易与以下疾病混淆应做鉴别诊断:伪结节性皮肤病/牛疱疹性乳头炎(牛疱疹病毒2型)、牛丘疹性口炎(副痘病毒属)、伪牛痘(副痘病毒属)、牛痘苗病毒感染和牛痘病毒感染、嗜皮菌病、蚊虫叮咬、牛原虫病、牛瘟、螨虫病、牛皮蝇感染、光敏症、荨麻疹、皮肤结核、盘尾丝虫病。

OIE《陆生动物疫苗与诊断手册》中没有列出针对该病适用于活动物国际贸易的首选诊断测试方法,仅将病毒中和试验列为适用于活动物国际贸易的备选检测方法。《手册》认为病毒中和试验是特异性最高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但由于动物机体对LSD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应答,仅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因此该方法敏感性欠佳。其他用于检测病原的检测方法有PCR、病毒分离、电子显微镜成像镜检、免疫荧光、琼脂免疫扩散(检抗原)、ELISA(检抗原),其他用于检测抗体的检测方法有琼脂免疫扩散(检抗体)、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杂交试验、ELISA(检抗体)。

4.预防与控制

该病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可使用强力抗生素治疗避免继发感染。

对于无疫国家,应当在进口相关活动物、动物胴体、皮、毛和精液时加以限制。对于有该病发生的国家,应当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防止将感染动物引入无病畜群,发生疫情后应采取隔离措施并禁止动物移运,尽可能屠宰所有患病或感染动物,妥善处理动物尸体,对养殖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对养殖场所和动物采取媒介生物控制措施。除了免疫外,其他常规预防控制措施效果普遍不佳。在长距离运输动物时,强烈建议对轮船和飞机实施媒介生物控制措施。具体要求见附件: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相关规定。

迄今为止,所有山羊痘病毒毒株,无论是来自于牛、绵羊还是山羊,均具有共同的免疫抗原,因此致弱的牛源毒株以及来自于绵羊和山羊的毒株都已被用于用作活毒苗。常用的有Neethling株同源弱毒苗,免疫力可持续3年;另一种则是异源的绵羊痘或山羊痘弱毒苗,但这种疫苗会在接种部位引起局部反应,有时甚至较为严重,且不建议在无绵羊痘和山羊痘的国家使用这种疫苗。以上两种疫苗接种后都会引起局部反应,使一些饲养者难以接受,因此即使是LSD会引起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很多饲养者也不愿使用疫苗。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的商品化的遗传重组山羊痘疫苗。

上一篇:牛羊瘤胃臌气的防治

下一篇:牛常见胎产病的病因及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