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鸡梭菌性肠炎的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

时间:2016-08-0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向导 龙昌-亮哥 - 小 + 大

        鸡梭菌性肠炎在生产实际中主要有两种疾病,即溃疡性肠炎和坏死性肠炎。前者主要由肠道梭菌(Clostridium colinum)所引起,后者则由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所致。生产实践中以坏死性肠炎更为多见、危害更重。
         1. 鸡梭菌性肠炎的基本特点
        鸡坏死性肠炎也称鸡肠毒血症或糜烂性肠炎,常被养鸡者称为“烂肠病”,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最主要的肠道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流行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升高趋势,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对饲料中抗菌药物添加剂使用的限制或禁止(如欧盟各国禁止使用抗菌药物添加剂和抗球虫药物添加剂)。故尔从这一特殊原因出发,有许多学者将这一疾病称为鸡的“复燃的传染病”。在我国虽然尚未禁止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但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养殖密度加大、养殖条件粗放及产气荚膜梭菌普遍而严重的抗药性有关。另外,饲料基础日粮中使用大量小麦替代玉米可能也是诱因之一。在肉鸡,由坏死性肠炎导致的死亡率约为2~10%,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高达50%;而在蛋鸡,死亡率也可达6.5%或更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坏死性肠炎所致的养鸡业经济损失高达20亿美元以上。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可形成芽孢的严格厌氧菌,在环境中广泛分布,也是鸡和人及其它动物肠道内的一种“常在菌”, 作为鸡肠道中的一种常在菌,只有当其在某些“预置因素”影响下急速增殖达到104~108菌落形成单位(cfu)/克肠内容物或以上的菌数时才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些预置因素包括饲料组成、鸡体的免疫状况、球虫感染、应激状态等。其中球虫感染几乎是鸡坏死性肠炎发生所不可缺少的预置因素,因而在临床上球虫感染总是与坏死性肠炎相伴的。
        除具有典型症状和病理剖检特点的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外,生产实际中更为多见的是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除粪便异常(饲料粪、溏便、水性腹泻等)外,主要呈暂时性或一过性的增重缓慢或下降、饲料转化率减低、死淘率增加等非特异性表现。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可能要大于临床型坏死性肠炎,据统计,在美国和加拿大,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可使每只肉鸡损失约0.15-0.20美元。
         2. 鸡梭菌性肠炎的危害
        由于鸡球虫和梭菌性肠炎是相互影响而又互为预置因素,因此可以说:鸡球虫和梭菌性肠炎又是一对孪生姊妹病。因此,鸡梭菌性肠炎和鸡球虫病的危害是共通的。
        2.1 料便/水便,导致料蛋比/料肉比增大
        由于球虫与梭菌的感染,肠道正常肠上皮结构被破坏,出现血便,直接导致急性死亡,死亡的鸡是没有效益的,更需要很多健康鸡产出的效益来弥补。又导致肠道消化功能丧失,饲料分解不彻底,出现饲料样粪便(料便),饲料浪费严重,料蛋比或者料重比增大。同时,肠道被球虫破坏,大量浆蛋白流入肠道,导致营养流失,鸡体消瘦,鸡正常的体重都保证不住,哪能更有产蛋和增重,只要不死就已经不错了。
        2.2 肠内毒素被吸收,精神沉郁,疗效下降
        球虫与梭菌感染导致肠粘膜大量坏死、脱落,脱落的肠上皮,在肠道内由于体温高而蛋白质变性、自由基蓄积、坏菌滋生,尤其是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NetB毒素,导致更加严重的肠毒血症。肠道内毒素被吸收,导致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病鸡精神沉郁、呆立废食、羽毛凌乱。由于体内自由基蓄积,器官老化功能降低,尤其是肝脏解毒压力增大,肝合成蛋白质功能降低,从而导致蛋鸡轻者蛋重减轻,重者产蛋率下降或无产蛋高峰。而肉鸡生长受阻、增重停滞。肠道内坏菌成为优势菌群,耐药性显著增强,病期更长,药费、产能损失更大。

上一篇:引起家禽代谢病的致病因素

下一篇:马兴树:禽病的流行态势与防控对策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