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猪病理剖检诊断技术概要

时间:2009-06-06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兽医 - 小 + 大

  3.尸斑 猪死亡后,由于心脏和大动脉管的临终收缩及尸僵的发生,将血液排挤到静脉系统内,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流向尸体的低下部位,使该部血管充盈血液,组织呈暗红色(死后1--1.5个小时出现)。初期,用指压该部可使红色消退,并且这种暗红色的斑可随尸体位置的变更而改变。后期, 由于发生溶血,使该部组织染成污红色(一般在死后24小时左右开始出现),此时指压或改变尸体位置时也不会消失。尸斑在尸体倒卧侧的皮肤、肺肝、肾等表现均很明显。要注意不要把这种病变与生前的充血、郁血相混淆。在采取病料时,如无特异病变或特殊需要,最好不取这些部位的组织作为病料。
  4.血液凝固 猪死后不久,在心脏和大血管内的血液即凝固成血凝块。死亡较慢者,血凝块往往分为两层,上层呈黄色鸡油样的是血浆,下层呈暗红色的为红细胞。急性死亡病猪的血凝块呈一致的暗紫红色。死于败血症或窒息、缺氧的病猪,血液凝固不良并呈暗褐色。剖检时,要注意将血凝块与生前形成的血栓相区别。
  5.尸体自溶和腐败 尸体自溶,是指体内组织受到酶 (细胞溶酶体的酶)的作用而引起自体消化的过程,表现最明显的是胃和胰腺。当外界气温高时,死亡时间较久的尸体常见到胃肠道粘膜脱落,这就属于自溶现象。
  尸体腐败,是指尸体组织蛋白由于细菌的作用而发生腐败分解的现象。参与腐败过程的细菌主要是来自肠道内的厌氧菌,也有从体外进入的,腐败后的尸体表现腹围膨大、尸绿、尸臭。死于败血症或大面积皮肤创伤化脓的尸体,腐败速度更快。尸体腐败后,破坏了生前的病变,因此,猪死后应尽早进行剖检。 
        (三)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
  第一,剖检场地应选择便于消毒和防止病原扩散的地方, 最好在专设的解剖室内剖检。若条件不具备,可选在距房舍、 猪群、道路和水源较远,地势较高燥的地方进行。剖检前先挖 2米左右的深坑,坑内撒些生石灰,便于剖检后对尸体作无害 化处理。
  第二,剖检的器械主要是刀、剪、镊子,有时需要手锯、斧子等。若要将病料作微生物检查,则需准备载玻片、灭菌培养皿等,如果要作组织学检查,则应配制10%福尔马林溶液或 95%酒精。常用的消毒液有3%来苏儿、0.1%新洁尔灭等。剖检人员应配备工作服、胶靴、一次性塑料手套等。
  第三,病猪死亡后,若需剖检则应尽快进行,因为一旦尸体腐败后,病变无法看清。特别在夏天气温较高时,死亡几小时后就可能腐败。
  第四,尸体从猪舍搬运到剖检地点时,要防止病原的扩散,可将尸体装入塑料袋内,也可用浸透消毒液的棉花堵塞尸体的天然孔,并用消毒药液喷湿体表各部。运送尸体的车辆和绳索等,用后要严格消毒。
  第五,剖检人员要注意个人的防护,在剖检时应穿着工作服、胶靴、戴工作帽、手套,若不慎割破剖检人员的手指,应立即进行消毒和包扎。当血液或其他渗出物喷人眼内时,应用2%硼酸液洗眼,特别在怀疑为人畜共患病时更应慎重。
  第六,剖检完毕,对于尸体、垫料和被污染的土层一起投入坑内,撒上生石灰或喷洒消毒液后用土掩埋,有条件也可焚烧。附着于剖检器械及衣物上的脓汁和血渍等污物,先用清水洗,再作煮沸处理或用药物消毒,防止病原扩散。 
        (四)病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猪病的种类很多,有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白痢、黄痢等,比较容易诊断;有的表现出特异性的症状和病变,如水肿病、气喘病等,可以一目了然。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疾病缺乏特征性的病变,甚至肉眼看不到明显的病变,有的出现两种以上不同疾病的复杂病变,而本场又缺乏实验室诊断的设备和条件,为了弄清病因,正确诊断,需要采集病料,送至有关单位或诊断室作进一步检验。
  现将细菌、病毒、寄生虫、毒物和病理组织学的检查材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1. 细菌和病毒学检查材料
  第一,取料时间要求在患畜死后即行采取,最好不超过6小时。剖开腹腔后,首先取材料,再作检查,因时间拖长后肠道和空气中的微生物都可能污染病料。

上一篇:浅析禽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下一篇:仔猪腹泻病的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