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家禽霉菌与霉菌毒素的危害

时间:2010-12-10    点击: 次    来源:博亚和讯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在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污染也相当严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据敖志刚、刘代文2006年采取的225个样品检测显示:玉米、全价饲料、蛋白饲料、玉米副产品(玉米胚芽粕、玉米蛋白粉、玉米酒糟等)奶牛混合饲料,青贮饲料的6种霉菌毒素检出率平均达93.2%。最高的呕吐毒素达99.1%,超标率平均为29.6%,超标最高的呕吐毒素达53.5%。除黄曲霉毒素和T-2毒素属于轻度污染外,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均超过相关规定上限,属于重度污染。此检测结果经与2003年的普查结果对比可发现,饲料及原料的霉菌毒素的污染更普遍,程度更加重了,其中仓储型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的发生比例有所减少,而田间型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的发生比例有所增加,值得指出的是,这225个被检样品的采集区,包括了黑龙江、辽宁、北京、内蒙、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四川、云南共十四个省市,从寒温带到亚热带,从高温多雨的沿海到干旱多风、日照强烈的高原内陆。
  霉菌毒素污染扩散的范围如此广,而畜禽中毒的反应与程度差异又很大,通常会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症状,还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因此这就需要人们加深这方面的认知。
  一般的说,霉菌毒素中毒有急性与隐性之分。急性中毒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发生最多的,人们最容易忽略或难以察觉的则是隐性中毒。要知道隐性中毒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比急性中毒要大得多。在急性中毒的病例中,以黄曲霉毒素中毒为最。畜禽因种属、性别、年龄、营养、健康状况等不同,其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是有差异的。按敏感顺序:鸭>火鸡>鸡雏>鹌鹑;仔猪>犊牛>育肥猪>成年牛>绵羊。家禽最为敏感,尤其是幼雏。以鸭雏为例,中毒多呈急性经过,患鸭食欲废绝,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颈肌痉挛,腹泻,死亡呈角弓反张状。病死家禽的肝脏有特征性损害,急性型的剖检可见肝肿大,弥漫性出血和坏死。亚急性和慢性型的发生肝细胞增生、纤维化和硬变,肝体积缩小。此病的诊断要排除传染病与营养代谢病的可能,并且要符合霉菌毒素中毒病的基本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尤其对可疑饲料进行检验分析,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隐性中毒主要有以下几个危害层面:
  一是对饲料及原料质量的破坏。孢霉菌属于一种腐生微生物,靠分解、消耗饲料养分生长繁殖,还释放热量,使料温升高,其结果是饲料中蛋白质变质,利用率降低,氨基酸含量下降,还会使脂肪、维生素发生变化,这样一来,按照科学组方设计的全价料,势必变成并不全价以至“残价”的料,而饲料在生产、运输、仓储、使用过程中的被氧化及细菌感染,又给霉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更多的霉菌毒素产生。此时,饲料及原料的营养浓度已经大打折扣。
  二是饲养管理不良情况下的低标准量中毒。如:高温、通风差、拥挤、粪便清理不及时、免疫反应过强、营养失衡、疾病等会导致畜禽对霉菌毒素的抵抗力下降。由于霉菌毒素是小分子化合物,机体对其不产生抗体,因此,管理不良所致的应激,会使即便是低于危害标准的毒素也会引发动物机体中毒。
  三是对畜禽消化道黏膜的强腐蚀性,会形成鸭雏口腔溃疡,食道炎,鸡和其他动物的肠粘膜脱落、坏死,从而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例如:会造成VE和硫胺素吸收不良,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和神经症状,又会使肠道形成对色素吸收障碍,引起喙和爪着色不良。肠道除了是消化器官外又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其功能是诱导机体对微生物类的抗原发动先天性与获得性免疫反应,肠道同时也吸收霉菌毒素,当霉菌毒素严重破坏了肠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时,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会降低,而免疫球蛋白在肠粘膜的免疫应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霉菌毒素的毒性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肠道免疫系统的被破坏会致家禽对传染病的易感性更高了。
  四是对肝脏的破坏,造成肝细胞坏死,充血后期形成“橡皮肝” 。肝脏有储备糖原的功能,糖原减少,发生低血糖症,往往饮葡萄糖无效;还会干扰肝脏卵黄前体的合成和运输,进而造成产蛋率下降和产小蛋增多。
  五是对肾脏的损伤,可致肾肿、痛风、软骨组织发育不良,畜禽腿病发病率升高。
  六是对血管壁的损伤,使畜禽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和脏器组织渗透压升高,诱发腹水症。
  七是对免疫器官的损伤。除如前所述对肠道免疫系统的破坏外,尤其会造成鸡胸腺、法氏囊的萎缩,T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减少,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降低,抗体效价下降,血清抗体浓度降低,引起免疫抑制而使各种病毒病多发。免疫失败常被认为是疫苗质量,接种过程失误,强毒攻击或其他复杂因素影响,而霉菌毒素造成免疫失败,却常被忽视,很多病在正常免疫后发生,以至于对健康畜禽本不具备感染力的病原也会因霉菌毒素中毒而引发条件性病原感染。有人认为,大量用疫苗后抗体仍达不到应有滴度,很可能与霉菌毒素有关。例如:2006年夏季的猪无名高热症,据检测分析,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超标破坏了机体免疫力,从而导致发病。
  八是种鸡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日粮所产后代雏鸡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免疫机能差。据测定,这种鸡雏在进行新城疫传支常规免疫后其血清抗体滴度显著低于正常鸡水平。而侵入种蛋中的霉菌毒素会导致鸡鸭等禽类孵化死胎率升高,后代幼雏肌胃先天性损伤,促使肠道病早发,并出现生长障碍,此种情况极易与鸡传贫与呼肠孤感染相混。

上一篇:养殖模式对兽药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下一篇: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计算考核办法的建议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