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饲料业篇 > 文章

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时间:2025-11-04    点击: 次    来源:九江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陈雯 冯馨 - 小 + 大

2、生产加工环节面临的挑战

一是饲料原料供需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从国内情况来看,能量饲料原料供给整体上仍以国内为主,蛋白饲料原料供给不足,进口依存度较高。从国际市场来看,中国每年都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大豆等原料。受气候变化、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造成饲料原料供给不稳定及价格波动。二是饲料产品品质不稳定。在饲料配制过程中,有企业仍存在对微量元素添加量控制不严的情况,甚至有添加违禁药物或滥用添加剂的恶劣行为,最终造成饲料产品质量不合格。如果饲料加工程序不规范,容易受到虫害鼠害、微生物、有害化学物质和非营养添加剂等的污染,污染物会和饲料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饲料品质。三是生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产生的粉尘如果未经环境保护设施除尘处理就直接排放,会造成厂房及周边大气污染。产生的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浓度很高并伴有一定的氮磷,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如果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微量元素等,大部分通过畜禽粪便排出,会直接污染周围环境。

3、流通环节面临的挑战

一是物流配送模式不完善。饲料企业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农户、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所处地理位置较偏远且过于分散。很多饲料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信息化水平较低,采用传统的物流运输模式使得配送速度缓慢以及物流成本偏高。二是营销模式落后。目前饲料企业主要以线下营销为主,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导致传播速度较慢且传播范围有限,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落后的营销模式限制了饲料企业的销售业绩,特别是对知名度较低的中小规模饲料企业,影响更大。三是品牌发展存在不足。虽然大型饲料企业的品牌建设意识较强,但是在品牌运营和维护方面较欠缺,如有的企业把一个品牌用于不同的产品,品牌定位不清晰,导致品牌识别性不高。由于资金的限制,小企业则缺乏品牌建设,无法有效提升产品知名度。

四、发展路径探析

1、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韧性

在目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力招募数字化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企业数字转型提供人才保障。聘请专家对员工培训或借助互联网在线学习渠道,培养既懂饲料又熟悉数字经济的复合型人才。饲料企业应通过研发和应用先进的饲料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保证质量安全。特别是大型饲料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研发生物饲料发酵和饲料精准配方等核心技术,加快新产品开发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发展智能化饲料生产系统。鼓励建立饲料产业与畜牧产业的创新联合体,实现饲料配方替代和养殖数字信息等共享,共同促进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体,加强产学研有机结合,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从源头上解决科技成果与生产过程分离等问题,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转化效率。

2、稳定原材料供应,夯实产业基础

继续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努力提高国内饲料原料的生产能力。积极拓宽各种饲料原料来源,如优质饲草、秸秆资源和地源性粗饲料资源等,挖掘国内饲料原料的供给能力。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着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地方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粮改饲”实施方案,落实项目资金,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加强对饲料市场的日常监管,持续开展各类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和串通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好饲料粮价格宏观调控,适时启动政策性稻谷和小麦等投放,保障饲料原料市场平稳运行。优化原料进口配额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国际资源,从原料方面保障饲料用粮安全性。

3、加强质量监管,提高产业安全水平

饲料质量安全是实现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加强饲料质量监管和风险控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严格落实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加强常规监督检查和饲料添加剂等专项检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还应加强饲料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监测,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突发事件;饲料企业应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饲料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沟通、协调和服务职能,协助政府部门规范行业行为,倡导行业自律,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西北地区饲草种植管理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