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09 点击: 次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张伟光 - 小 + 大
秋冬季节,寒风与低温不仅对猪只生长构成挑战,更显著推高了养猪场的生产成本。保温所需的能源、疾病防控的额外开支,如同两座大山,压得养殖户喘不过气。在猪价行情未必理想的背景下,追求“低成本”并非意味着牺牲猪只健康与生长性能,而是要通过精准、科学的管理,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一、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秋冬养殖成败的第一关,其核心在于平衡保温与通风的矛盾,而这恰恰是低成本管理最能发挥作用的环节。 1.“软硬件”结合,减少热量散失: 基础设施改造(低成本硬件):检查并封堵猪舍墙壁、门窗的漏风点,这是一项零成本或极低成本的投入,却能有效杜绝“贼风”偷袭。在猪栏上方悬挂保温灯(针对小猪)或使用厚实的麻袋、帆布作为门帘,都是经济实用的保温措施。 应用垫料(传统智慧):在水泥地面上铺设一层干燥、柔软的垫料,如锯末、稻壳、粉碎的秸秆等。垫料不仅能隔绝地面的冰冷,猪只在其上活动和休息时,垫料发酵还能产生微量的热量,形成天然的“地暖”。此法成本极低,但需勤换勤添,保持干燥。 2.精准通风,降低能源浪费: 通风不等于开窗吹风。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中午时段,进行短时间、全方位的通风换气,迅速降低舍内氨气和粉尘浓度后及时关闭。这比长期开一个小缝的通风方式更高效,更能减少热量损失。 数据化感知:人的体感并不完全准确。可以在猪舍内悬挂温湿度计,确保温度在育肥猪适宜的16-20℃之间,湿度不超过70%。当进入猪舍感觉刺眼、刺鼻时,说明氨气浓度已经超标,必须立即通风。 二、营养调控: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以上,是降本潜力最大的领域。 1.优化日粮配方,而非降低品质: 能量优先:秋冬季节,猪只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冷。可以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浓度,例如在日粮中添加1%-2%的植物油或优质脂肪粉,这比让猪只通过消耗更多普通饲料来产热更经济。 开拓本地饲料资源:积极寻找并安全使用当地的农副产品,如豆腐渣、啤酒糟、红薯渣等。这些原料价格低廉,但使用时必须注意其营养不平衡和可能存在的抗营养因子,要通过晾晒、发酵等方式处理,并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实现替代性降本。 2.推行“发酵饲料”,一举多得: 这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策略。自行发酵部分饲料(如麸皮、豆渣、牧草等),不仅能降低原料成本,更能通过益生菌的作用,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料肉比。同时,发酵饲料改善了适口性,增加了猪只采食量,其富含的益生菌和有机酸还能维护肠道健康,减少腹泻发生,从而节省药费。也可直接使用亮点集团酵皇发酵料,4.5元养猪成本不是梦; 3.科学饲喂,杜绝浪费: 改稀喂为湿拌料:与稀喂相比,湿拌料能减少猪只因排尿带来的体热损耗和水分蒸发,更利于保温,且消化吸收率更高。 少喂勤添:保证料槽不断料的同时,避免一次添加过多导致饲料被拱出槽外或被污染,这是最直接的成本节约。 |
上一篇:猪场寄养调栏的科学门道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