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8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作者:施网女,宦震,范新民 - 小 + 大
3.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 霉菌毒素主要是因为饲料霉变而产生,如果养殖场中饲料没有正确保存和使用,就会产生霉菌毒素。生产过程中,如果玉米在生长和收获季节感染了霉菌或者收获后没有正确烘干保存,即使没有感染霉菌或者正确保存了,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霉雨潮湿等都会不同程度导致玉米或豆饼霉变。相当多的证据表明,饲料霉变产生霉菌毒素会引起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等一些解毒器官变性、坏死或者肿瘤,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不但机体器官会受损,也会对免疫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带来免疫抑制问题。 4.传染性因子引起的免疫抑制 一般情况下,致病性传染性因子引起的免疫抑制在普通的小型养殖场不容易引起巨大损失,但对于规模化养殖场来说,由传染性因子引起的免疫抑制是生产中表现较为严重的一类免疫抑制。研究表明,可造成机体发病的细菌或病毒,不论是明显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在机体表现明显症状时,都可能会同时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比如对那些表现急性感染或者造成死亡的,往往临床上不能明显看出来。还有一些病原一般表现的是持续性亚临床感染,这种情况也不容易看出来。最近几年,生产实践中已发现能引起鸡群免疫抑制的呈亚临床感染状态的病毒种类越来越多,其流行面也越来越普遍。 三、家禽的几种主要免疫抑制性病毒 1.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 该病毒可以自然感染多种家禽,在野鸟中有自然分布。试验研究表明,在1日龄时使用人工手段让雏鸡感染REV,发现雏鸡对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答不良或者抑制机体产生的抗体反应。REV一般是垂直传播感染,出壳后如果早期感染时,其表现比较明显。有研究认为,较多垂直感染REV的鸡,并不会产生对REV的抗体,而是表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病毒血症,称之为耐受性病毒血症。感染REV的鸡免疫反应不良,易成为鸡群中其它病原感染的易感宿主。 2.马立克氏病病毒(MDV) 该病毒临床表现是高度传染性,MDV的靶细胞为淋巴细胞,机体没有了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当然会发生免疫抑制。这个病毒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占位效应”,正常免疫细胞被病毒侵害,不能发挥作用,可造成免疫抑制的细胞增多,自然是发生免疫抑制的原因之一。 3.禽白血病病毒(ALV) 该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可分为不同的亚型,蛋鸡中感染最多,表现淋巴样肿瘤。ALV侵害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自然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 4.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 这个病毒主要侵害雏鸡的骨髓造血组织和胸腺、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它既可垂直传播,也可横向传播,当前,CIAV感染会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已经被广泛认识,许多养殖户都对这个病毒“谈虎色变”,生产中会按照免疫程序按期对该病进行免疫,但应注意的是,一旦鸡群感染该病,再行免疫意义不大,最好淘汰。 5.呼肠孤病毒(REOV) 该病毒可引起雏鸡的传染性关节炎,但并不是所有毒株表现明显的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一般可能只会引起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虽然表现不明显,对鸡群的影响也不是太大,但一旦发生亚临床感染,因为亚临床感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所以这个病毒受重视程度也很高。 6.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 这种病毒相当出名,其在养殖业中知名度很大,从业者几乎无人不知。IBDV感染主要侵害的是机体中枢性免疫器官之中的法氏囊。现如今,养殖场里面的环境中以及养殖场外面的周围环境中都会存在不同IBDV毒株,这些毒株对鸡的致病性差异表现很大,其致死率表现不等,从零到百分之百都有可能。但不能小看那些致死率低的毒株,它能明显抑制机体的免疫器官,所以同样会造成鸡的免疫抑制。许多研究表明,鸡场发生过传染性法氏囊病后,鸡群对其他对多种传染病的抵抗力都会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养殖场如果感染了易造成免疫抑制的传染病,不仅会造成鸡的大批死亡,还会干扰别的疫苗的免疫效果,对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在临床生产实践中应对它们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
上一篇:细说蛋鸡保肝护肾的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