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饲养管理 > 养禽管理 > 文章

立秋后鸡群体重补救措施

时间:2025-09-01    点击: 次    来源:知鸡所以然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立秋后,天气渐凉。对于伏天刚上高峰期的鸡群,体重一般或多或少都亏,如何在立秋后通过管理和营养等方式进行补救,是我们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 管理补救措施:核心是缓解残余应激、改善舒适度、促进采食恢复与体重增长

1、精细化环境控制,稳定小气候:

目标:保证足够的采食时间和适宜的光照强度(10-20勒克斯,鸡能看清采食饮水即可)。

产蛋鸡:保持光照时间和强度的稳定(除非需要刺激增产,但也需按程序进行)。避免光照时间缩短抑制采食。

育成鸡/后备鸡:严格按照体重和日龄要求控制光照,确保性成熟与体成熟同步。

目标:保证空气质量(无氨味、无粉尘)、维持相对湿度(45-65%)、避免风速过大造成鸡体感温度过低。

重点:增加最小通风量(尤其在温度低时),确保新鲜空气能均匀到达鸡舍各个区域。早晚低温时段可适当减少进风口面积(但不要关闭)或降低风机开启频率,中午温度高时则要加大通风排出湿气和多余热量。严防冷风直接吹鸡。

温度:避免“秋老虎”带来的再次高温应激,但更要防范早晚及突然降温的冷应激(这是立秋后最常见的致病诱因)。根据鸡的日龄/阶段,维持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育雏育成鸡参考温控曲线;产蛋鸡通常18-28℃)。逐步撤除降温设备(如湿帘、喷雾)时,注意过渡。尤其要防范贼风、特别是夜间冷风。

通风:秋季昼夜温差加大,通风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

光照:执行正确的光照程序。在取消“午夜加光”夜饲时,不要一次性直接取消,而是采取每周减少15分钟光照的速率去掉光照时间。

最大限度促进采食:

增加饲喂次数/时间: 在保证饲料新鲜的前提下(防止霉变),可适当增加每天的饲喂次数,或延长每次喂料时间(保证鸡有足够时间吃完料)。

空槽管理: 保持料线干净。每天应有合理的空槽时间(1-2小时),以刺激食欲、保证饲料新鲜度,并让鸡将槽底粉料吃净,促进营养均衡摄入。

关注饮水: 保证饮水充足、清洁、温度适宜(过冷过热都影响饮水)。检查水线末端水压、乳头出水量是否正常。清洁的水是保证采食和消化的基础。

调整喂料器高度/深度:保证料盘高度合适,方便鸡啄食又不浪费。料层厚度要适中。

减少应激干扰: 固定工作程序(喂料、巡查、清粪等),操作要轻缓,减少突发噪音或惊吓。

加强体重监测与调整:

体重严重不足(低于目标10%以上): 意味着整体鸡群体况差,需要采取更激进的营养恢复方案(见营养部分)。

体重分布不均(离散度大):说明鸡群内竞争激烈,部分弱鸡采食不足。需要检查饲喂空间(料位、水位)是否充足、是否有挑鸡隔离喂养的必要?需降低饲养密度、保证饮水位置、提高饲料适口性、必要时挑出弱鸡单独照顾。

定期称重: 特别是后备鸡和开产前的鸡群。立秋后应增加称重频率(至少每周一次),每次随机称取足够数量的鸡(5%以上鸡只)。

分析偏差:

个体挑选(针对后备鸡/开产前鸡群): 对明显瘦小、发育迟缓的鸡,可挑出放入专门的“弱势鸡群”栏舍,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更高营养浓度的饲料喂养,直到体重达标再并入大群。

上一篇:肉鸡从成本核算到利润测算的全流程示例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