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5 点击: 次 来源:河北省奶牛产业创新团队 作者:朱礼倩等 - 小 + 大
1.奶牛蹄病有哪些危害? 答:站立困难、跛行、蹄变形、甚至躺卧不起;关节炎或脓肿;不发情;准胎率下降;产奶量下降-看不见的经济损失;药物治疗-看得见的经济损失;被迫淘汰-巨大经济损失;初步研究发现,蹄病相关致病菌可能是引起乳房炎和心肌损伤的重要诱因。 2.奶牛蹄部哪些部位易发生疾病? 答:外趾、内趾、蹄底、白线、蹄踵、蹄冠及趾间间隙等部位,临床常见腐蹄、蹄皮炎、白线病、蹄叶炎、蹄底溃疡、趾间增生、蹄疣、粉蹄等,几乎每一个部位都可能发生疾病。 3.常见的奶牛蹄病有哪些? 答:根据病理损伤部位、症状及病因,蹄病有多种命名方式,如草莓蹄或蹄疣、蹄皮炎、蹄叶炎、趾间皮肤增殖、腐蹄病、蹄底溃疡、坏死性蹄皮炎,指(趾)间皮炎、白线病、漏蹄等。 4.蹄病可以明显区分开吗? 答:不能。根据病理损伤的部位、程度可以简单区分,但是有些症状相近,连带蹄、腿、关节等部位很难严格区分,如草莓蹄(病毒性)与细菌性蹄皮炎临床表现相似,需病原检测区分。 5.牧场最常见的奶牛蹄病有哪些? 答:常见的蹄病主要有蹄疣又称草莓蹄或毛状脚疣、漏蹄、蹄底溃疡、 腐蹄病,且发病率均较高。 6.为什么蹄疣是牧场最常见的蹄病? 答:一方面病理损伤的部位显眼,很容易被发现,所以,感觉其发病率高;另一方面,该病具有传染性,如果消毒不严格,病菌很容易在牛群中传播。 7.如何有效发现蹄疣? 答:在挤奶厅中冲洗蹄部时很容易发现患蹄疣,建议在挤奶过程进行排查,及时确诊治疗。 8.如何诊断蹄病? 答:对于蹄冠和蹄叉等浅表层的组织损伤,可以通过观察皮肤红肿糜烂、跛行等症状,适合在挤奶厅内完成诊断。对于趾间、趾内等损伤需要借助修蹄车绑定后,削去表层的角质层可见病变,适合修蹄过程进行诊断。整体而言:需要洗-削-看三步来诊断,即水洗表层粪便-削去表面角质层-观察病变。 9.如何降低蹄疣发病率? 答:务必做到勤排查-早发现-早治疗;一是卧床垫料严格消毒;二 定期在挤奶厅内进行逐个排查,早发现早治疗;三是隔离患病牛并进行治疗。 10.蹄病是否都具有传染性? 答:小部分不具有传染性,绝大部分都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11.蹄疣含有的病原体会传染人吗? 答:可能会。初步研究发现,蹄疣病变组织中含有多种人兽共患病原体。 12.哪些原因导致蹄病? 答:除了环境卫生、微生物感染、沙石创伤、营养等被大众广泛认知的因素外,现代化牧场高精料饲养、高强度挤奶和高频次的生殖激素处理等生产方式下,过度蹄浴(如高频次/高浓度)可能损伤蹄部角质层,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
上一篇:牛青杠叶中毒的症状及治疗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