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后非瘟时代规模场猪蓝耳病净化的“难”与“必行”

时间:2025-07-23    点击: 次    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    作者:施增斌 - 小 + 大

空气过滤的效果:

亚高滤能过滤掉空气中99.9%的病毒颗粒(如PRRSV),有效防止空气传播。据某规模化猪场的数据,安装空气过滤后,蓝耳病的发病率从15%下降到0%。

七、蓝耳净化后的好处:看得见的效益与看不见的竞争力

1. 看得见的“经济效益”

提高繁殖效率:蓝耳净化后,母猪流产率从20%下降到5%以下,窝产活仔数从10头增加到12头,每头母猪每年多产2头仔猪,每头仔猪利润约200元,每年增加利润240万元(6000头母猪×2头×200元);

提高仔猪成活率:仔猪成活率从85%上升到95%,每头仔猪成本下降50元,每年减少成本300万元(6000头母猪×12头×85%×50元);

减少药物使用:药物费用从每头猪每年50元下降到20元,每年减少成本144万元(6000头母猪×12头×85%×30元);

提高饲料转化率:育肥猪料肉比从2.8下降到2.5,每头育肥猪饲料成本下降100元,每年减少成本153万元(6000头母猪×12头×85%×90%×100元)。

以上四项合计,一个6000头母猪场蓝耳净化后,每年可增加利润837万元。

2. 看不见的“竞争力”

抗风险能力增强:净化后的猪群更健康,应对非瘟等其他疫病的能力更强(如非瘟疫情中,净化蓝耳的猪场病死率更低);

品牌价值提升:无蓝耳猪产品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如比普通猪肉贵20%),吸引高端消费者(如超市、餐饮企业);

场内员工信心提高:猪群健康,员工的工作强度降低(如减少治疗猪只的时间),工作积极性提高;

政策支持:政府鼓励疫病净化,净化蓝耳的猪场可获得补贴(如每头母猪补贴100元)或税收优惠。

八、生物安全:蓝耳净化的“制度屏障”,需要增加哪些条款?

生物安全是蓝耳净化的“制度保障”,其核心是“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需要增加的条款包括:

1. 运输工具管理(关键条款)

专用车辆:猪苗车、饲料车、淘汰猪车必须分开,不得混用;

车辆消毒:进入猪场前,车轮经2%火碱池消毒(浸泡时间≥5分钟),车身用复合过硫酸氢钾(1:200)喷雾消毒(覆盖所有表面);

路线规划:运输车辆必须规划走“专用路线”(避免经过疫区、屠宰场、动物医院);

司机管理:司机中途不得下车(如需休息,在指定的“司机休息区”),全程封闭(车窗不得打开)。

2. 人员管理(核心条款)

驻场人员:每月休息一次,回家后需隔离1天(期间不得接触猪只),返场时需淋浴更衣(更换所有衣物);

外来人员:禁止进入核心区(如母猪舍、仔猪舍),必须进入的人员(如兽医、设备维修人员)需提前申请,提供健康证明(近3天无接触猪只史),经过“淋浴→更衣→消毒”流程(穿专用的“生物安全服”);

访客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猪场(如参观人员),必须进入的需经过严格的消毒流程(如紫外线照射30分钟),且只能在“参观区”活动。

3. 物资管理(重要条款)

饲料管理:饲料必须来自“无疫区”(如PRRSV阴性的饲料厂),进入猪场前需经过“消毒→静置”流程(如用臭氧消毒2小时,静置24小时);

上一篇:畜禽肠道菌群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