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中国畜牧业:在挑战中破局 于变革中新生

时间:2025-07-16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许多畜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指标与规模不相匹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在营养调配、养殖管理、疾病控制等方面缺乏系统思维。一些大型养殖场虽然养殖规模较大,但由于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导致畜禽生长缓慢、肉质不佳;在疾病防控方面,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就会造成巨大损失 。

在市场竞争激烈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价格战成为行业内常见的竞争手段。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降低产品价格,陷入低价无序竞争的困境。这种恶性竞争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长期的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微薄,缺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产业重整,曙光初现

面对诸多挑战,中国畜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朝着更加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美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中,我们能够获取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发展方向。

在饲料领域,美国前五家饲料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 55%,而中国前七家饲料企业市场占有率约 40% 。这表明中国饲料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中国饲料企业有望通过兼并重组、技术创新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提升行业整体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生猪养殖方面,美国前十家养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 45%,中国前二十家养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 30%。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虽然近年来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差距。未来,大型养猪企业将继续发挥规模优势,通过先进的养殖技术、科学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将带动整个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

生猪屠宰环节,美国生猪屠宰 CR5(前五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占比高达 74%;而国内屠宰行业目前高度分散,CR10 不足 15%。分散的屠宰行业不利于产品质量把控和市场价格稳定。中国生猪屠宰行业整合是必然趋势,头部企业将凭借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整合中小屠宰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肉鸡屠宰领域,美国前 5 家肉鸡屠宰的企业市场占有率约为 49.6%,2020 年我国肉鸡出栏量前 5 家占比为 25.91%。我国肉鸡屠宰行业同样面临着集中度提升的问题。通过产业整合,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优质禽肉产品的需求 。

科技与绿色,引领未来

面对挑战与产业重整需求,科技驱动与绿色转型已成为中国畜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为行业带来诸多机遇,也为解决现存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科技发展需求方面,新品种培育与性能提升是关键。“多生少死” 是养殖的理想目标,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胚胎移植等,能够培育出繁殖性能高、抗病能力强的畜禽新品种。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基因技术,对地方猪种进行改良,培育出既保留地方猪种肉质鲜美特点,又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等优势的新品种,提高了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

饲养模式与配套技术的创新也至关重要。传统饲养模式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而现代化的饲养模式,如智能化精准养殖、生态循环养殖等,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一些养殖场采用智能化精准养殖模式,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畜禽的生长状况、环境参数等信息,实现精准投喂、精准管理,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

精准营养也是畜牧业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畜禽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各异,精准营养就是依据畜禽的动态营养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饲料配方,实现精准供给。这不仅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快速生长,还能减少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科研团队研发出针对不同生长阶段肉鸡的精准营养饲料,使肉鸡的生长速度提高了 10% - 15%,饲料转化率提高了 8% - 10% 。

上一篇:2025年上半年农牧行业业绩深度剖析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