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屠宰加工 > 文章

预制菜“透明化”,是危机还是转机?

时间:2025-05-06    点击: 次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添加剂问题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但香精、色素、增味剂等其他添加剂的使用仍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担忧。在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日益重视的今天,看到预制菜配料表上众多的添加剂名称,难免会产生疑虑。例如,某些预制菜为提升色泽添加人工合成色素,消费者担心长期食用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危害;还有些预制菜为增强风味大量使用香精和增味剂,使菜品失去了原本食材的自然味道,也让消费者对其健康性产生怀疑。这些添加剂不仅影响了预制菜的品质形象,也增加了消费者选择时的顾虑。

2024 年央视 3?15 晚会曝光的 “槽头肉梅菜扣肉” 事件,对预制菜行业信任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槽头肉含有大量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是猪肉中品质较差、价格较低的部位,却被不良商家用于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这一事件曝光后,消费者对预制菜原料质量的信任瞬间瓦解。他们开始怀疑自己购买的预制菜是否也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食材的新鲜度、安全性都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疑问。这种对原料质量的严重质疑,导致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购买意愿大幅下降,成为制约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4、预制菜突围之路

尽管预制菜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作为食品工业发展的产物,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安全性和卫生性是有保障的。预制菜不仅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效率与品质的平衡。

事实上,许多消费者并非完全排斥预制菜,他们主要担心的是吃到 “劣质速食” 或遭遇不合理消费。《年轻人如何看待预制菜洞察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社交媒体上存在反对声音,但在任何场景下都不接受预制菜的占比仅为 9.1%,不足一成。当前的关键问题是,预制菜行业如何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要解决信任问题,可以借鉴预制菜渗透率超 60% 的日本的经验。日本通过实施 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生产履历制度等措施,确保了预制食品的安全性。同时,日本政府鼓励食品企业减少添加剂使用,推广健康食品。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度,也促进了预制菜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上海的新政或许为预制菜行业重塑信任提供了重要思路。通过明确告知消费者预制菜的使用情况,让消费者清楚了解所购买食品的真实信息,从而逐步消除对预制菜的误解和疑虑。

同时,企业也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减少添加剂的使用,开发出更加健康、美味的预制菜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食材选择上,坚持选用新鲜、优质的原材料,从源头保障菜品的品质与口感。在烹饪技术上加大研发投入,运用先进的食品高压处理技术等,更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质构、色泽和新鲜度,减少预制菜中钠盐的含量,实现无添加,满足清洁标签的要求。

此外,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追溯体系,确保预制菜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严格的标准,也是预制菜行业突破困境的重要保障。监管部门应严格落实 “四个最严” 要求,强化预制菜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预制菜生产许可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企业自身也应建立完善的信息追溯体系,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二维码等智能化手段,完整记录预制菜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信息,实现预制产品的公开透明,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产品的安全与品质。

二、总结与展望

预制菜行业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当前的困境既是挑战,也是转型的机遇。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以及监管政策的日益完善,预制菜行业必须以透明化和品质提升为核心,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透明化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更是预制菜行业重塑形象的关键。通过明确标识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和营养成分等信息,预制菜企业可以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产品,从而减少误解和担忧。品质提升则是预制菜行业的立足之本,只有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添加剂使用、提高口感还原度,才能满足消费者对美味和健康的双重需求。

展望未来,预制菜行业有望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突破。随着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预制菜的生产加工将更加高效、智能化,产品品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预制菜企业也需要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加强与餐饮企业、超市等渠道的合作,以及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进行宣传推广,预制菜有望走进更多消费者的生活。

预制菜行业的未来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可能。只有坚持透明化和品质提升,积极拥抱技术创新和市场变化,预制菜行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破局重生。

上一篇:预制菜国标落地半年,中小企业如何破局求生?

下一篇:预制菜“降温”,行业凛冬已至?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