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1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天康生物也实现增长,其成功源于精准市场定位,专注特定领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以及持续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 傲农生物则陷入销量大幅下降困境,外销销量下降 36.95%。自 2021 年起,傲农生物连续三年亏损,资金流动性不足,债务风险高。截至今年 5 月 10 日,其在金融机构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约 36.57 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 379.75%。虽采取定增、出售资产等措施降低债务风险,但效果不佳,债务问题严重影响生产经营,导致饲料销量大幅下滑。 播恩集团和天马科技销量降幅明显。播恩集团可能因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竞争力不足,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市场份额被抢占导致销量下降。天马科技或许由于业务布局不合理,在市场需求变化时无法迅速调整策略,影响销量。 三、营收与利润:迷雾中的曙光 (一)营收排名与变化 营收方面,各企业表现各异。海大集团凭借饲料销量逆势增长、市场占有率提升、养殖业务稳健发展和海外业务量利双增,虽营业收入微降,但仍稳居榜首,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战略布局能力。 新希望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7.27%,位居第二。主要原因是饲料销量下降,以及 2023 年底转让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板块控股权,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需时间适应新市场环境。 通威股份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3.87%,位列第三。除饲料销量下降外,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对其营收冲击巨大。通威股份光伏业务面临市场竞争和产能过剩压力,产品价格下滑导致营收减少,企业需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 (二)利润增长与亏损剖析 净利润方面,饲料企业整体以增长为主。海大集团盈利领先,得益于饲料业务市场占有率提升、水产饲料业务逆势增长和海外饲料业务高成长。其高效运营和市场拓展能力使其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通威股份则陷入亏损,主要因新能源产业产能释放,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产品价格快速下滑。在光伏市场激烈竞争和产能过剩压力下,产品价格暴跌压缩利润空间,导致严重亏损。不过,其饲料业务利润水平同比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支撑。 其他企业净利润明显改善,部分扭亏为盈,部分亏损幅度缩窄。这些企业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逐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盈利状况好转。 四、成本与毛利率:原料价格的 “蝴蝶效应” (一)原料价格下跌 2024 年,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显著下降,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价格降至四年新低。国内玉米均价降至 2317 元 / 吨,同比下跌 16.5%;国内豆粕均价降至 3239 元 / 吨,同比下跌 24.9%。原料价格下跌对饲料成本产生重大影响,饲料成本按市价计算同比下降 18.7%。成本下降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在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更多资源和资金,带来发展机遇。 (二)毛利率的不同走向 原料价格下跌背景下,饲料产品毛利率走向分化。整体毛利率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原料成本大幅下降,扩大企业利润空间。 部分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以增加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但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这是一种具有风险的市场策略。 神农集团、禾丰集团和通威集团毛利率增幅明显。神农集团毛利率增长 8.75 个百分点,得益于精准期货套保操作,将饲料成本控制在 2.85 元 / 公斤,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0.3 元,成本优势突出。禾丰集团毛利率增长 2.21 个百分点,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毛利率。通威集团毛利率增长 1.57 个百分点,凭借强大市场地位和资源整合能力,实现毛利率稳步提升。 正虹科技、邦基科技、正邦科技毛利率降幅明显。正虹科技毛利率下降 4.46 个百分点,在市场竞争中因未能及时调整策略、产品竞争力不足,市场份额被挤压导致毛利率下降。邦基科技毛利率下降 4.41 个百分点,可能是业务拓展中成本控制不佳,压缩利润空间。正邦科技毛利率下降 4.07 个百分点,或许受债务问题困扰,生产经营受影响,无法保持市场优势,毛利率随之下降。 |
上一篇:饲料市场价格涨跌与技术破局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