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产品监测 > 文章

动物源性食品中寄生虫的检测——片形吸虫

时间:2021-08-1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作者:曲志娜 赵思俊等 - 小 + 大

    片形吸虫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能引起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又称为“肝蛭”),偶可感染人类。以引起急性、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为特征,并伴有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多流行于夏、秋季,常呈地方流行性,对幼畜危害严重,病死率较高,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遍及世界各地,牧区的家畜发病率较高,牛、山羊、绵羊、马、骆驼等易感染。人因生吃带囊蚴的水生植物、含嚼水草或饮用含囊蚴的河水偶被感染,多为散发。法国、英国、古巴等国家报道的病例较多。
  1 病原学特征
  片形吸虫在我国主要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和大片形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属于吸虫纲、片形科、片形属的成员。片形吸虫成虫为雌雄同体,新鲜虫体呈棕红色,背腹扁平。肝片形吸虫虫体大小(21~41)mm×(9~14)mm,似叶形,体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为头锥,头锥后虫体骤宽,称为肩峰。口吸盘较小,位于虫体顶端,腹吸盘略大,位于头锥基部,口吸盘与腹吸盘距离很近,生殖孔位于口吸盘和腹吸盘之间。大片形吸虫虫体大小为(30~75)mm×(5~12)mm,似竹叶状,虫体肩部不明显,后部钝圆。大片形吸虫虫卵很大,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卵壳薄,一端有盖。肝片形吸虫虫卵大小为(107~158)μm×(70~100)μm,大片形吸虫虫卵大小为(150~190)μm×(70~90)μm。
  片形吸虫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中间宿主为淡水螺———椎实螺类,肝片形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为小土窝螺,还有斯氏萝卜螺,大片形吸虫主要的中间宿主为耳萝卜螺。成虫寄生于动物肝脏胆管内,产卵后卵随胆汁进入肠腔,继而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存活于22~26℃水中,9~14d就可发育为含毛蚴卵,并迅速钻入锥实螺体内,在螺体内经胞蚴和雷蚴两代发育成尾蚴,然后从螺体逸出,在水面下浮游,当接触动物体(植物或腐生物)后脱去尾部,形成囊蚴。牛、羊等宿主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后,幼虫在体内移行到肝脏钻进胆管,发育为成虫。自感染囊蚴到从粪便中找到虫卵的时间最短为10周,每条成虫每天可产卵约2万个。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可达12年。
  2 流行病学特征
  片形吸虫呈世界性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我国的各省份都存在片形吸虫病,未采取防控措施的地区牛、羊感染率可达90%以上,多呈地区性流行。大片形吸虫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于南方诸省份,如福建、广东等。
  温度、水和淡水螺是片形吸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动物长时间停留在狭小而潮湿的牧地上时最易遭受严重的感染。该病在多雨年份多发,而在干旱年份发病少。在自然条件下,新鲜雨水能刺激成熟的尾蚴大量溢出,特别在久旱逢雨的温暖季节与多雨年份,常促成暴发。患畜和带虫者不断向外界排出大量虫卵,污染环境,成为该病的感染源。该病主要侵害牛、羊、骆驼、鹿、马,猪也能感染,人偶尔也可感染。据WHO估计,全球有240万人受到感染。我国报道的人类感染病例有152例,多在肝胆手术中发现虫体和虫卵。在近年来开展的人体寄生虫病普查中,在甘肃、新疆、河南等10个省份的人群粪便中检出片形吸虫虫卵,感染率为0.0006%~1%。因此推测全国约有16万人感染片形吸虫病。
  流行区居民经生食带有囊蚴的水生植物或被囊蚴污染的饮水受感染;也可由于生食含有童虫的生牛、羊内脏,特别是肝脏而感染。肝片形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广泛滋生在沼泽、池塘、沟渠、水田等水体中,羊、牛吃水生植物的机会很多,易造成肝片形吸虫在羊、牛中广泛流行。人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主要来自未成熟虫体代谢物的刺激,成虫代谢物则无此作用。
  3 危害
  (1)对家畜的危害 家畜中以绵羊和山羊对片形吸虫最为敏感,其次是牛。轻度感染往往不表现症状,感染量多时则表现症状。但幼畜轻度感染也可能表现症状,该病对幼畜危害特别严重,可以引起大批死亡。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羊最常发生,病死率高。牛多呈慢性经过,犊牛症状明显,成年牛症状一般不明显,如果感染严重,营养状况欠佳,也可能引起死亡。
  (2)对人的危害 人体肝片形吸虫病多为散发流行,在一定条件下局部流行,遍及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总计51个国家,这些国家共报道7071例患者。我国已有报道感染者和患者共204例,分散于贵州、江西、湖北、内蒙古、陕西、山东、广西、广东及东北各省份等。
  人感染片形吸虫时,表现为急性型、慢性型及异位损害。

上一篇:动物源性食品中寄生虫的检测——华支睾吸虫

下一篇:动物源性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黄曲霉毒素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