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人兽共患病 > 文章

我国布鲁氏菌感染的简况和预防

时间:2021-03-28    点击: 次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大家应该不会陌生。2019年7月-8月间,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布病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过期消毒剂,导致生产发酵罐的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引发了布鲁氏菌的感染。因为这个事件的发生,8人承担法律责任,除付出几千万元的赔偿费外,其所属上市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中牧股份,600195.SH)大幅低开低走,一度逼近跌停。这只是布鲁氏菌感染的一个事件,况且布鲁氏菌兽用菌苗只是S2(猪种)或A19(牛种)减毒菌苗,其野生型布鲁氏菌感染之广,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布鲁氏菌一般以感染动物的种型称谓,也称作生物型,主要有4种可感染人的布鲁氏菌,即羊种、牛种、猪种和犬种布鲁氏菌,一般从相应的动物分离得到。羊、牛、猪等动物的感染较为频繁,过去人感染主要为与羊、牛、猪等动物接触较多的职业性疾病,而现在随着疫区的扩展或宰杀、食用染菌动物或其产品,一般人也能被感染。人感染布鲁氏菌的途径除密切接触外,还可以经口、呼吸道等途径传播。人布病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其潜伏期较长,早期容易误诊。轻型仅表现为局部脓肿,而复杂症状时则表现为多脏器和系统同时受累。羊种和猪种布病大多症状较重,牛种较轻,部分病例可以不发热。国内以羊种布病最为多见,未经治疗者的自然病程为3~6个月(平均4个月),但可短仅1个月或长达数年以上。其病程一般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牛种布病的急性期常不明显。潜伏期7~60天,一般为2~3周,少数患者在感染后数月或1年以上发病。实验室中受染者大多于10~50天内发病。人类布病可分为亚临床感染、急性和亚急性、慢性感染、局限性和复发感染。

一、我国布鲁氏菌感染的简况

我国上海1905年首先报告两例外国人马尔他热(布病,也因其发热的起伏称为波浪热)病例,1906年又在重庆报告了3例病例。1916年我国用血清学方法首先确认了首例病例。1925年又报告了从印度到北京的外国患者和其携带的羊里分离到布鲁氏菌。因此布鲁氏菌的感染发现在我国还是比较早。

1950年我国开始报告人感染布鲁氏菌,1964年开始在北方疫区如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和河南等北方省(省、自治区)份的人和动物用疫苗免疫,1990年在疫区建立了哨点对布病进行监测。

从1955年至2014年,人间布鲁氏菌的感染达到所谓的最高峰。1994年,人间感染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为西藏藏族自治区(14.07/10万)、青海(4.43/10万)、陕西(0.87/10万)、新疆和内蒙古均为(0.35/10万);而从1995至2014年,人感染最高的5个省份又转换为内蒙古(25.80/10万)、陕西(7.33/10万)、黑龙江(6.07/10万)、吉林(1.79/10万)和河北(1.40/10万)。从2004年1月1日(经过1年多的准备)开始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因此布病的疫情报告从纸质、报告卡到网络直报,经历了70多年,在此期间中国也经过多次疫情控制策略的调整。从图1可看出,人间布病从20世纪有记录开始,1955年到70年代末,疫情还是比较严重,但那时的布病疫情,只局限在北方地区。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后期,人间疫情很低。但从90年代后期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疫情开始从北至南的扩散,人间疫情有进一步的提高。虽经过多方控制,但据2004至2014年的推测及至2020年的实际报告,人间感染该病的疫情又严重上升(2020年3.37/10万)。

 

图1  我国1955-2014年已报告的人类布鲁氏菌病病例数(N=513 034)。A) 橙色线为年发病率(每10万居民年发病率),绿色虚线为调整后的发病率。B)根据2005-2014年80%指数平滑预测的2015-2019年95%可信线(蓝线)。

上一篇:世卫组织:H5N8型禽流感人传人风险较低

下一篇:江苏省发现一例人感染H10N3禽流感病例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