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和防控

时间:2020-04-10    点击: 次    来源:中农威特    作者:李永霞 - 小 + 大

2019年8月12日,我国首次通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该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养牛业的一大疫病,然而到目前为止,该病的流行概况、危害、临床特征、传播方式以及防控措施等可能依然未被养殖者所掌握,因此本文做一综述,以便养殖者了解牛结节性皮肤病。

一、流行概况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被称为牛疙瘩皮肤病、牛结节性皮炎和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肤病于1929年首次在赞比亚报道,15年后在博茨瓦纳和南非地区出现。20世纪70年代,该病向北传播到科尼亚和苏丹,向西传播到尼日利亚,随后相继传播到毛里塔尼亚、马里、加纳和利比里亚等国家。2005年后,巴林、科威特、阿曼、以色列、伊朗、土耳其等相继出现疫情。2015年以来,该病在欧洲东南部迅速蔓延,包括希腊、俄罗斯等。我国与上述部分国家毗邻并有较长的国境线接壤,所以其对我国养牛业构成了严重威胁。牛结节性皮肤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通报的疫病,我国暂时对其按二类动物疫病进行管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病原学特征

引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基因组大小约为151 kbp。该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呈砖块状或椭圆形,大小约为260-320nm,为较小的痘病毒。通过对其DNA进行分析表明,其与羊痘病毒毒株之间的同源性可达80%,与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的基因组核苷酸有96%的同源性。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对热敏感,55℃条件下2 h或65℃条件下30min便可灭活;耐冻融,在-90℃可保存10年,在受感染的组织液4℃可保存6个月。病毒粒子对酸或碱敏感,可在pH6.6-8.6的环境中长期存活;对20%乙醚、氯仿、1%福尔马林敏感;对次氯酸钠(2%-3%)、苯酚(2%)、碘化合物(1:33稀释液)和季铵化合物(0.5%)等也敏感。此外,病毒粒子对阳光也敏感,在黑暗条件下可保持活力长达几个月。

三、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及危害

牛结节性皮肤病感染所有牛类,发病率为5%-85%,死亡率为20%,其中泌乳牛发病最严重,泌乳量严重下降。较少数据表明野生反刍动物也易于感染牛结节性皮肤病,如黑斑羚和长颈鹿接种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后表现出临床症状。自然条件下,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潜伏期为2-4周;试验感染的为4-12d。病牛体温升高,可达41℃以上,呈持续稽留热型。一般伴随有沮丧、不愿动、食欲不振、流口水、流眼泪和流鼻涕。此外,长期流泪可能会引起结膜炎,严重时会引起角膜混浊和失明,浅表淋巴结明显增大。

在发热后48h内,结节可能不断增加,且数量很多,覆盖全身;也可能只有零星几个,头部、颈部、会阴、生殖器、乳房和四肢等部位的皮肤易发。结节直径范围5-50mm,涉及皮肤、皮下组织,有时甚至会涉及到皮下肌肉。有些小结节可能会自发消退且不留任何痕迹,而有些小结节会引发溃疡,可发生在结膜、口角、鼻孔、口腔黏膜、喉部、气管、食道和皱胃。大结节通常会纤维化且持续数月。一些急性感染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部分皮下水肿。水肿四肢的皮肤可能会坏死脱落,出现严重溃疡,进而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乳房部位的水肿和坏死病变可能会导致乳腺炎;气管和肺的坏死病变可能导致肺炎;气管损伤愈合后结缔组织的收缩可能会导致局部气管塌陷,进而导致窒息;公牛通常不育,并通过精液长期排毒;怀孕母牛可能会流产并持续数月不发情。

2017年OIE通报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病次数2464次,可疑牛455553头、确诊发病25711头,死亡2385头,扑杀16316头,严重危害着养牛业。

四、传播方式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但比例和效率比较低,共用水源和新引进动物到牛群,可增加牛结节性皮肤病暴发风险。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可通过母牛子宫内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母牛皮肤损伤的乳房和乳头将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传播给牛犊。污染的精液也可传播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因此,在牛结节性皮肤病暴发期间,人工授精或自然配种存在传染疫病的风险。

上一篇:羊肺腺瘤、胸膜肺炎和链球菌病的防治

下一篇:奶牛瓣胃阻塞的防治(三)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