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王中:猪周期的形成与解决之道

时间:2019-10-11    点击: 次    来源:谋易智造    作者:王中 - 小 + 大

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均占世界的一半以上。自古就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可见猪肉对于人民群众生活之重要性。中国是猪肉生产大国,但并非强国。整个产业呈大群体、小规模、低效率、重污染的形态,而且又很难获取税收,这让很多地方都把养猪当作是令人头疼的事情,不愿意推动行业扩大和发展,更愿意选择花钱买猪肉。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甚之。如今,在经历了一场惨烈的非瘟疫情之后,猪价一路飙涨,史上未有的最大一轮猪周期正在形成。消费者只能吃高价肉,很多养猪人却面临巨亏,地方政府则必须面对保供给的巨大压力。很显然,此轮猪周期将改变中国猪业格局。这促使我们对中国未来理想的猪肉生产和供应模式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思考和探索。

一、为什么会有猪周期?

所谓的猪周期,其实就是供需之间矛盾带来的起伏和轮回。当养殖量大了,供应量远远超过消费量,猪价就会暴跌,导致养猪出现亏损,养猪场开始去产能;而当过度去产能后,又导致供应紧缺,猪价暴涨,进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期。如此周而复始,我国先后出现了4次猪周期。这次,是猪周期的上升阶段,而且因为严重短缺,猪价暂时看不到顶。

为什么供需之间会有大起大落,从而造成一轮又一轮的猪周期呢?

1、生物安全防控能力严重低下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猪周期都疫情有关。大的如非瘟和蓝耳病(高热病),小的如PED(流行性腹泻)。这些疫病都曾带来大量的产能下降,进而导致供应不足、猪价上涨。然后是疫情缓解,产能迅速恢复,导致新一轮的过剩。

中国是世界上疫病最复杂的养猪国之一,很多疫病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消失,在中国却泛滥。如蓝耳病进入中国超过10年,至今仍是困扰我国养猪业的重大疫病,挥之不去。

导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复杂养猪国的原因多样,但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及能力的严重低下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正因此,当非瘟疫情袭扰我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猪场都暴露出了生物安全的防控水平。

当然,中国巨大的散小养猪群体受资金实力限制和知识获取不够系统的影响,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有很多问题,更多的是靠责任感弥补不足。但同样,在这次非瘟疫情面前,大型猪场乃至集团企业虽然有硬件的支撑,也同样暴露出巨大的问题。这反映了我国猪业整体生物安全防控能力的严重不足。包括硬件和软件。

硬件是指能够提供较高安全等级的猪舍和设施;软件是指系统有效的方法。只有两者科学的结合才能有效地应对生物安全威胁。一旦非瘟这样的强病毒出现,就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我个人认为,在这样一个疫病复杂的大环境下,中国养猪业对于生物安全防控,无论软硬件都应当大大提升。否则,一旦有新的烈性病毒出现,就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2、缺乏计划性

很难想象,一个年需求7亿头猪、5000万吨猪肉的国家缺乏计划性所带来的巨大风险。除重大疫情造成的猪周期外,缺乏计划性是另一个导致猪周期的主要原因。

现在,究竟有多少猪场?存栏多少头猪?能繁母猪有多少?根本没人、没机构能说得清,甚至,每年7亿头的出栏量都是猜测,更别说做好计划性了。笔者认为,既然是“猪粮安天下”,对于猪肉的生产和贸易就应当做好计划。如中国的粮食,为什么会设定十八亿亩基本农田的红线?这其实是中国粮食保供给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粮食的进口只是拾遗补缺。

这一次,市场上严重缺肉导致各地抢肉,乃至广东某市对本省调入的生猪每头补贴100元,省外调进的补贴200元。为什么一块猪肉牵动了最高领导人的心?为什么国务院一再召开专题会议?为何七部委会短期内出台鼓励“稳生产、保供给”的十七条?因为,猪肉的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到市民生活,影响到了国计民生。一句话:猪肉是特殊商品!很多商品具有事关国计民生的特殊性,如粮食、石油、电力、猪肉。对于这些特殊商品,不能完全交由市场这只手,对于特殊商品必须有相应的计划性。

二、发达国家有没有猪周期?

有人把中国的猪周期归咎于散小养猪户太多,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虽然,散小养猪户数量多,不便于管理,但他们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巨大的贡献。在缺肉的时候,他们能够迅速地补上,而且,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绝对不能一竿子打死他们,而是要积极引导、给予支持、鼓励转型升级,加强生物安全防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笔者认为,很多发达国家也曾经有猪周期,只是现在越来越不明显,波动越来越小,如今,几乎消除了猪周期,这和以下几点有关:

1、发达国家的硬件平均水平远高于中国,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强、生产效率更高。关于这一点,笔者曾访问过德国、法国、美国、荷兰的一些猪场,的确他们的生物安全意识很强,形成了系统,执行也很到位。

上一篇:生猪产能年底有望趋稳

下一篇:中国专家论道:防非复产要点之一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