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牛肺疫的防治

时间:2019-09-22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王志伟 - 小 + 大

牛肺疫又称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疫,是由于丝状支原体引起的牛慢性或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呈世界范围流行,主要分布在亚洲、南美洲、非洲和澳洲地区。一旦发生,可造成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近些年我国畜牧业发展较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对养牛业的发展影响甚大。

一、病原

其病原为丝状支原体,革兰氏染色阴性,形态多样,有球形、双球形、球杆形、连球形、螺旋形、环形、半月形等,其中球形最为常见,多存在于病牛肺组织、胸腔渗出液和气管分泌物中。该病菌生长缓慢,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50℃2h、60℃30min以及在干燥环境和日光直射下,都能使病菌很快丧失活力。

二、流行病学

牛肺疫主要发生于黄牛和奶牛,水牛和牦牛也易感,其中6月龄的犊牛最易感染,4岁以上的牛发病较少。在新疫区,多呈暴发性流行,且多为急性经过,死亡率可达30%~50%。常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这是由于冬春季节气候寒冷,草料缺乏,牛的营养状况较差,抵抗力降低,此病的感染机会增加。

此病传染源主要是发病牛和隐性感染或已经康复的牛,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牛呼出气体或咳嗽出的飞沫中均含有大量病原体,健畜主要经呼吸道感染,还可经口感染,也有的可通过乳汁、尿液感染。健康牛与病牛直接接触,尤其是牛舍密集或大群集中饲养,传播尤为迅速。

三、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2~4周,短则7天,长则可达三四个月。病初症状不明显,常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产乳量减少,被毛粗乱,清晨吸入新鲜空气或饮水时,常伴有微弱的干咳,易被忽视。随着病程的发展,症状逐渐明显。按病程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型

急性病程经过一般为5~8天,体温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病畜呼吸加快,痛苦呻吟,鼻翼开张,严重病牛呈腹式呼吸。反刍次数减少,咳嗽次数增多,咳声低沉而潮湿,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可视黏膜发绀。按压胸部有疼痛反应、退避等动作。后期病牛心脏衰竭,喉部、胸前或四肢等处发生浮肿,尿少而黄,泌乳停止,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病牛体况迅速衰弱,食欲丧失,眼球下陷,全身脱水,有时病牛口鼻流出白沫,体温下降,多于一周内窒息死亡。

2、慢性型

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化而来,病程较长,能拖延60天以上,症状也较缓和。慢性型的症状是牛日渐消瘦,并且在胸前、颈下、四肢和腹部产生浮肿,偶然出现干咳,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反复无常。此型病畜在良好的环境和妥善管理下,基本上都可逐渐康复;若在病畜尚未痊愈,而饲养管理条件剧变或过劳时,则易引起恶化导致不良后果。

四、病理变化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集中在呼吸系统,尤其是胸腔和肺脏。胸膜腔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胸膜显著增厚,表面出血,与肺脏粘连。肺脏的特征性病变是大理石肺,肺被纤维蛋白膜包裹,早期以小叶性支气管肺炎为主要特征,小叶间结缔组织发炎、水肿,引发肺小叶淤血和出血;中期呈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病灶区呈大理石样,肺间质增宽,水肿,呈紫红色、灰红色、黄色或灰黄色等不同时期的病变,切面增生,淋巴管呈蜂窝状扩张。除上述病变外,还伴有肝脏脂肪变性,肾脏有梗死灶,部分牛有关节炎。

五、防治措施

1、预防

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对未免疫过的牛群进行疫苗免疫,临床试验证明,我国研制的牛肺疫兔化弱毒疫苗,效果非常理想,免疫后1周,抗体含量即能达到有效水平。凡未发生本病的地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勿从疫区引入牛只,必要时需经过检查。奶牛场内凡发现本病病牛即应淘汰,并严格实行封锁,限制牛只出场。全场应采取全面、彻底的大消毒措施。

2、治疗

(1)抗生素治疗。土霉素3~4g或链霉素3~6g,分别肌内注射,2次/d,连用3~7日,为一疗程。

(2)静注新胂凡纳明。新胂凡纳明的剂量为1g/100kg,可使用灭菌水配成静脉注射液,每隔2d后重复1次,连用3~5次。这种疗法可使急性患牛转为慢性。

(3)辅助治疗。针对不同的病情也可以使用保肝、利尿、强心、补液和健胃等辅助治疗。治疗过程中可以注射或口服维生素C,或口服其他多种维生素配合治疗,也可以将胡萝卜碎化后拌入饲料中喂牛,用来增强病牛体质,有利康复。

上一篇:牛常见三疾病的防治

下一篇:育肥羊肢蹄病的病因及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